缺人才少重视 输血科弱暴了(图)
互联网
汪德清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输血医学在国内已有近30年发展史,特别是1999年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明确要求,二级以上医院应设置独立的输血科(血库),输血科作为新兴的、涉及多科学的综合性科室,成为医院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目前不少医院并没有将输血科单列,而是将其挂靠在检验科;有些三级医院对外称,有独立的输血科,但人事等都在检验科;还有一些虽然独立出来了,但没有相应的人力作支撑。缺人、少设备、不被重视等因素,使得输血科发展并不理想。
问题梳理 1
输血科靠边站
过去,输血科一直被认为是仓库,中转站,输血科工作人员就是保管员。但实际上它是医院的一个枢纽,责任重大,部分输血科还承担了从血管到血管的整个输血全过程,在其流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可能给患者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现今,临床用血已由过去的单一模式(输全血)发展到多种模式(输成分血),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器官移植等,输血的安全性、科学性、合理性更来不得半点含糊,也把输血医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因此,医院血库仅充当配发血的角色是远远不够的。例如,如果输血科工作到位,有30%甚至更高比例的外科手术患者,可以不用输异体血就能完成手术。目前输血科很少去临床会诊,该怎么输?输多少?输什么成分?大多是听临床医生的,输血科的参谋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另外,对如何参与临床,很多医生心里并没谱。在国家层面,对输血科医生参与临床会诊的相关问题并不明确,例如输血科怎么会诊?会诊内容有哪些?会诊后应留下哪些意见等都没有明确规范。对此,中国医师协会输血科医师分会正在积极探索,针对案例书写问题,已经出版了《临床输血个案精选》,这些案例一部分来源于医生的临床积累,一部分来源于已经发表的输血个案。
输血科要为临床提供安全的血液成分,为临床有效治疗提供保障,为临床提供有效技术支持。只有把这个目的明确了,输血科工作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体现应有价值。
问题梳理 2
医院不重视
当前,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都强调成本核算。医疗机构对一个科室的软硬件投入,首先考虑的是成本回报问题。而输血科并不是直接增加医院效益的科室,其中输血实验室检测项目少,通常不超过10项,大多数医疗机构不愿意给予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医院的不重视,使得很多输血科工作人员丧失了积极工作的热情,不少人敷衍了事。
以设备为例,现今不少地区的输血科实验室,尤其是基层的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相对落后,手工实验操作仍占主流,许多基层实验室甚至连用于手工操作的专业化设备都没有。试验结果手工录入,试验原始数据只能以纸质形势保存,无法实现整个试验操作的自动化,数据管理、信息核对、结果传输都不能实现电子化,实验室管理规范程度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一些实验室使用自制试剂或无批文的进口试剂,缺乏相关试剂的性能评价,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无法得到保障。一些实验室甚至以设备、试剂条件不具备为由,不开展ABO反定型、不规则抗体筛查等试验,降低输血相容性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增加输血风险。
问题梳理 3
人不愿意来
国家在政策层面的要求促使许多医疗机构成立了单独的输血科(血库)及相应的实验室,输血从业人员专业队伍迅速壮大起来。但时至今日,仍有相当一部分输血相容性检测工作是由检验科人员兼做,专业化水平偏低。输血医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仍缺乏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考核、管理体系,人才结构不合理。尽管近年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法规,对输血科或血库人员配备也提出了要求,但真正落实还需要时间,很多人不愿意来。
首先,在大多数医院,输血科被认为“低人一等”。在一些人眼中,输血科人员大多是“被别的部门淘汰的”或者“不作为的”。而在一些输血科人员看来,这里事情繁琐,还要经常面对“歧视”,奖金又低(仅与检验科室比较),当然不愿意来。
其次,人才来源渠道太少。一是国内开设输血课程的学校极少,也就四五家,比如大连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蚌埠医学院等。雪上加霜的是,自2013年开始,国家招生目录中输血专业被排除在外了,也就是说国家不允许输血专业招生了,输血人才链被连根拔除。二是通过医院培养输血人才不仅周期长,而且可培养的对象少。一般来讲,一个拥有检验背景的人员要想成为一名能独当一面的技术员,至少需要半年时间;一个有着临床背景的人员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输血医师,需要在不同科室之间轮转至少2年~3年。目前,大部分医院都是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培养人才,但是有些地方“师傅”本身水平就有局限,他带出来的“徒弟”可想而知。另外,如果让一位医生在“临床”和“输血”之间选择,多半人会选择临床,这让输血医师的选拔与培养在很多时候就成了“无米之炊”。
第三,风险太大。输血是单向性的,一旦输入,就很难挽回了,因此在输血完成之前的每一步都牵动着医务人员的心弦,神经高度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