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湖泊、水库粗放式鱼类养殖

互联网

9247

在湖泊、水库及河沟等大水面通过向这些水体投放鱼种进行鱼类养殖,当它们生长达到食用鱼规格时进行捕捞,以获得鱼产品,这种养殖方式称为湖泊、水库粗放式鱼类养殖。其特点是鱼类的生长及其群体的生产量全部(或主要)依靠水体中的天然饵料资源。这一特点决定了人们必须根据水体自然条件,选择适当的放养对象、确定放养种类间的合理比例、适的放养数量(密度)和良好的鱼种规格(质量),并结合拦鱼防逃、控制凶猛鱼类、合理捕捞等措施,使湖泊和水库中的鱼类群体在种类、数量、年龄等结构上与水体的饵料资源相适应,使水生态系中各营养级上的生物产品(即各类饵料资源)全面、合理、高效地转化为经济鱼类,并充分利用水体的空间和时间,以充分发挥水体的鱼产潜力。也就是说,采取各项综合措施,使这类养鱼水体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的转换按照人们所需要的方向和方式进行,使能量流转充分纳入生产经济鱼类的轨道,以实现持续的高产和高效的目的。

<fieldset> <legend><a name="section"></a>目录</legend><a name="section"></a> <ul><li><p></p></li><li><p> • 合理放养的涵义</p></li><li><p></p></li><li><p> • 湖泊、水库合理放养技术</p></li><li><p></p></li><li><p> • 拦鱼技术</p></li><li><p></p></li><li><p> • 粗放养殖的生产管理</p></li><li><p></p></li><li><p> • 放养渔业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p></li><li><p></p></li></ul> <p> [显示部分] [显示全部]</p> </fieldset>

合理放养的涵义 编辑本段 回目录

粗放养殖的核心问题是“合理放养”。一个养殖水体的鱼产量是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要实现高产、高效益的关键技术集中为“合理放养”。它包括合理的放养对象、确定放养种类间的合理比例、合理的放养数量(密度)和良好的鱼种规格(质量)等。虽然各种水体条件千差万别,然而合理放养的原理则是普遍适用的,只不过其技术重点视水体条件而有所不同而已。

我国广大渔业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生产实践和试验研究,比较系统地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合理放养”的理论和综合技术措施,使湖泊、水库养鱼实现了高产、稳产。如浙江省的青山水库(8500亩)l966年~1982年17年平均亩产43kg,湖北省的白潭湖(6000亩)l966年~1975年10年平均亩产43kg,武汉市东湖渔场(22000亩)在开展湖泊增产技术试验期间,使鱼产量由l971年的亩产8.8kg逐年上升到l978年的36.5kg,平均每年增长23.5%。这些事实都雄辩地证明了“合理放养”理论和实践的正确性和强大的生命力。粗放养殖的形式可分为周期性的定期放养和适时补充放养两种。前者是指一些不能在湖泊水库中自然繁殖的种类,后者是指一些能在湖泊水库中繁殖,但往往种群数量不足,需适时补充放养的种类。

湖泊、水库合理放养技术 编辑本段 回目录

(一)适宜养鱼面积的计算方法

我国进行养鱼的湖泊一般多为中小型的浅水湖泊,水深常不超过5m,湖底较平坦而倾斜度小,水位比较稳定而变幅小,由水位波动引起的面积变化甚小,因此湖泊的养鱼面积是相对稳定的。

水库的情况则有所不同,水库在运行过程中,水位是经常变动的。其变动的情况与水库所在流域的汛期特点、径流大小以及水库在发挥防洪、灌溉、发电、供水等功能时的运行要求有关。随着水位的升降,相应的水库面积扩大或者缩小,使得合理地确定水库养鱼面积发生了困难。但是,正确地确定水库养鱼面积是制定水库渔业利用规划、合理利用资源、实施各种渔业经营管理措施、正确统计和分析生产成效的必要前提,所以有必要根据水库特点找到一种比较正确、合理的养鱼面积的计算方法。目前,我国使用的方法有如下两种:

l、根据水文观测资料,统计出5年~l0年以上水库水位的多年平均值,与该多年平均水位相应的水库面积可作为水库养鱼面积。统计各年平均水位时,可以全年各月的平均水位为基础,也可以5月~l0月份鱼类主要生长期的各月平均水位为基础。

2、根据水库设计的主要功能,确定一个最经常出现的水位作为核定养鱼水位,那么与核定养鱼水位相应的水库面积为核定养鱼面积。

核定养鱼水位的确定又有两种方法:

           养鱼水位 = (正常蓄水位一死水位)×2/3 + 死水位

或者         养鱼水位 = (正常蓄水位一死水位)×1/2 + 死水位

二者的区别是所乘系数有别(2/3或1/2),究竟采用哪个系数,应依不同水库决定,最好先试算后再行校核。第一种方法是以水库运行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的,因而是比较正确的,但需有系统的水文观测资料。第二种方法一般都比较接近实际情况,但也可能有较大的误差。这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修正。

必须指出的是,所谓“水库养鱼面积”应当指鱼类生长期内最经常保持的水面面积,而以鱼类生长旺季时和水库载鱼量达高峰时的水库面积的大小,对水库鱼产量的影响为大。因此,在计算水库养鱼面积时,应考虑到以上的情况。

(二)养殖鱼类的选定

湖泊、水库合理放养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选择哪些种类作为放养对象?湖泊、水库等水域生态系统具有多种多样的生态小生境,从空间上说,有表层、中层、底层之分,有沿岸带和敞水区之异;就天然饵料资源而言,存在着丰富多样的、分别处在不同营养层次上的各类饵料生物资源。因此,要充分发挥水体的生产潜力,就应当由多种不同生活习性和食性的经济鱼类分别占有各自的生态小生境,以便全面、合理地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这就需要多种鱼类进行“混养”。选择放养对象必须考虑到放养水域的理化性状、天然饵料的组成和自然鱼类区系结构。湖泊、水库合理放养对象应满足以下条件:

1、生长迅速,经济价值高。

2、天然饵料丰富易得。

3、苗种易大量获得。

4、不捕食水域其它经济鱼类。

目前,我国湖泊、水库放养的种类,主要有鲢、鳙、草鱼、团头鲂、青鱼、鲤、鲫、鲴等温和性经济鱼类。它们在食性和栖息场所等方面的分化,使它们在同一水体中基本上各摄其食,各得其所,各自占有不同的生态小生境。它们对水体的空间及饵料资源的利用方面,以及种间的相互关系方面,可趋于互补而不直接竞争。

此外,在内陆地区某些盐碱湖泊,其环境条件严酷,鲢、鳙、草鱼、鲂鱼等在那里或者生长速度极慢,或者难以存活,开发这类内陆盐碱水域,瓦氏雅罗鱼和青海湖裸鲤则是可供选择的对象。

应当强调指出的是,以人工放养种群为主的水域,放养鱼类的死亡率应该降低到最小程度。因此,凶猛鱼类决不能作为湖泊、水库放养的对象。我国有些水库一度曾因鱤鱼成灾而使渔产量降到极低的水平,这样的教训值得引起重视。为此,必须采取各种手段遏制凶猛鱼类种群的发展,是湖泊、水库渔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保障合理放养的重要措施。

(三)混养鱼类的搭配比例

l、以鲢、鳙为主要养殖对象 由于我国湖泊、水库一般比较肥沃,浮游生物种类繁多,生物量高,周转迅速,增殖力强,腐屑和细菌也有丰富的来源和数量,非常适于滤食性的鲢、鳙鱼养殖。而且,鲢、鳙鱼食物链短,以它们作为主要养殖对象,可以减少能量转换级数,提高能量转化效率,从而可以获得高产。鲢、鳙鱼体型大、生长快,苗种来源容易解决,捕捞容易,为我国传绕的优良养殖鱼类。所以,我国绝大多数湖泊、水库都以鲢、鳙鱼为主要放养对象。一般可占总放养量的60%~80%或更多。而在总渔获量中也以这两种鱼占绝对优势(表6-1-2)。表明以鲢、鳙为主,多种鱼类搭配混养的做法是正确的。

2、以水质肥瘦程度,确定鲢、鳙二者的比例 一般鳙鱼的放养量应不同程度地多于鲢鱼。大量生产实践证明,一般情况下湖泊、水库中鲢的养殖效果常不及鳙。例如,浙江省青山水库在鲢的放养量高于鳙的条件下,鳙鱼的产量要超过鲢鱼(表6-2)。武汉东湖也有类似现象。l973年~l976年间,东湖投放的鲢鱼种共400.l万尾,鳙鱼种共375.9万尾,鲢比鳙多24万尾。但4年间鲢鱼的回捕尾数比鳙鱼少2.8428万尾。从生长速度看,东湖中年龄相同的鳙鱼要快于鲢。如二龄鲢鱼个体重为0.7kg,而鳙为1.1kg;三龄鲢为1.55kg,鳙鱼为2.4kg。从渔获量来比较,四年间二、三龄鳙鱼的渔获量为鲢的1.74倍。上述事实表明,提高鳙鱼种的放养比例,对提高鱼产量是很有价值的。因此,在多数湖泊、水库中,鳙的放养比例应不同程度地超过鲢的比例,而二者之间的具体放养比例,应视水质肥瘦程度和放养后的效果进行掌握和调整。如青山水库由起初的鲢占85%、鳙占15%,逐年调整至鲢为30%,鳙为70%时效果最为满意。一般情况是,水体处于中等营养、中-富营养或正向富营养水平过渡,鲢、鳙二者的放养量之比大致为3:7或4:6比较合适,这样鲢、鳙两种鱼都能有较好的生长率和肥满度,渔产量也比较高。

然而,各地的生产经验还表明,随着水体富营养化水平的提高,藻类的生产力和生物量随之增长,则对鲢鱼的生长较为有利,就应当相应地提高鲢鱼的放养比例,才能实现高产。如苏州市郊的金鸡湖(10768亩)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接纳城市生活污水以来,随着流入湖区外源营养物质的增多,水质转肥,极大地加速了水体富营养化进程,藻类数量猛增。据l977年~l98l年检测,浮游植物年平均数达3695.8万个/L,4月~7月高峰期数量可达5222.3万个/L~6050.8万个/L,种类以硅藻门、甲藻门和绿藻门中的小型藻类居优势。1977年浮游动物数量达66429个/L。以轮虫居优势。由于水质转肥,水体供饵力提高,使得金鸡湖渔产量大幅度上升。据统计,198l年全湖渔产量比1978年增产527.4t(0.94倍),其中鲢、鳙鱼共增产445.0t(0.88倍),但以鲢鱼的增产幅度尤其突出,增产388.6吨(1.68倍),占总增产量的73.68%,鳙鱼仅增长56.4t(0.21倍),占增产量的10.69%。在此期间,浮游生物现存量增长7l%,鲢、鳙鱼种放养量增长91%,鲢鱼的生长速度、肥满度指标与往年相比仍属正常和稳定,但鳙鱼的生长率和回捕率均有所下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适当地压缩鳙鱼的放养比例,增大鲢鱼的放养比例,是进一步夺取高产的必要步骤。

3、其他鱼类的放养比例 “藻型湖(库)”在放养以鲢、鳙为主的同时,还应兼放鲴、鲂、草鱼、鲤、鲫等鱼类,以便发挥其他各类饵料资源的产鱼潜力和充分利用水体空间。这几种鱼类在总放养量中的比例大体在20%,具体每一种鱼的放养量,则应根据水体中相应饵料资源的多寡、增殖能力的高低,以及相应种类放养以后的生长速度等指标来决定和调整。应当指出的是,有些单位对主养的鳙、鲢鱼比较重视,而往往忽视了其他搭养的种类,实际上这些种类的增产潜力和经济效益是不容忽视的。

“草型湖”和平原型水库,水生植被茂盛,底栖动物丰富,而浮游生物则相对较少。在这一类水体就应加大草食性鱼类、底栖动物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的放养比例,这些鱼类的放养量可占总放养量的40%左右。但水草、底栖动物的增殖能力低,如果草鱼、青鱼放养过多,则水生植物资源将受到严重破坏甚至毁灭,螺类等软体动物也相应地减少或极度贫乏。此时,“草型湖”将向“藻型湖”转化,在养殖上也就只能由草鱼、青鱼为主的混养类型转为以鲢、鳙为主的混养类型,长江中下游多数养鱼湖泊的历史变迁都有类似的经历。据群众经验,如每亩放250g左右的草鱼30尾,l年~2年内即可将水草基本吃光。在湖中水生植物不多的情况下,如每亩产草鱼在1.5kg以上时,湖内水生植物就难以得到恢复。特别是当水生植物处在发芽或幼苗阶段时,放养过量草鱼更容易抑制植物的生长。湖泊中水生植物的大量减少,必然会给湖泊生态系统带来不平衡现象。就湖泊渔业利用而言,水草的减少、消失,使渔产品的种类(鱼、虾、蟹等)减少,渔产品的质量和价值下降。因此,草鱼的放养比例和数量必须严格控制,或者以团头鲂代替草鱼。

不同水体饵料基础不同,其混养的类型也应有区别。即使同一水体,在多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水域性状、饵料基础等条件也会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必须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对水域条件的跟踪监测和渔获物分析的资料)而及时调整放养组合。

(四)放养鱼种的规格和质量

放养鱼种的规格和质量关系着鱼类的成活率、生长率及回捕率,是合理放养的又一重要内容。这是因为培育鱼种一般是在池塘或库湾、湖汉里进行的,都是较小的水体环境,而放养的湖泊、水库环境是大水体,两者自然条件差别很大。在大水体里,水深面阔流急,风大浪大,有的可能还有复杂的流态,这要求鱼种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天然敌害多,要求鱼种有较强的避敌能力;饵料变化大(饵料生物密度相应降低,以天然饵料为食),要求鱼种有较强的觅食能力和竞争能力,而鱼种为了索饵也需要付出比池塘多得多的能量。所以,如果放养规格过小,鱼种就不能迅速适应大水面的生活环境,索饵能力弱,生长慢,容易招致敌害侵袭,从进出水口的拦鱼设备逃跑的机会也多。而大规格鱼种则对大水面生活环境适应力较强,索饵能力强,生长快,对敌害的抵御力强,也易于采取防逃措施。而且,大规格鱼种生长较快,能较早地达到上市规格,生产周期较短,水面利用率高,资金周转快。因此,放养大规格优质鱼种是保证实现合理放养、获得高产稳产的重要物质基础。

1、放养鱼种规格与生产率及回捕率的关系 人们曾经向湖泊、水库投放过鱼苗、夏花、春花或二龄鱼种等,经多年反复实践和试验研究,现在大多以投放大规格的一龄鱼种为主,二龄鱼种为辅(以下讨论中所说的大规格鱼种即指一龄鱼种)。在饵料基础等水域条件相同的条件下,鱼种规格大,生长快,回捕率也高。例如,浙江省的东风水库(l500亩)放养三种规格的鳙鱼种,其生长速度、回捕率和经济收益就有明显的差别(表6-4)。

2、放养鱼种规格与敌害危害程度 鲢、鳙鱼在身体结构上并无特殊的防御能力,又喜集群,故容易遭到敌害鱼类掠食,只有规格较大时才能有较强的逃避能力。根据武汉东湖蒙古红鮊和翘嘴红鮊掠食鱼种情况的调查结果,l3cm以上的鲢、鳙鱼种才能免受全长50cm以内的两种鮊鱼掠食。

3、鱼种规格与拦鱼设施规格 如果放养的鱼种规格小,拦鱼栅的栅距或拦鱼网的网目就应相应缩小,否则必将导致严重逃鱼的后果。但是,这样做又会增加拦鱼设备的阻水面积,既影响过水效率,又增大了拦鱼设备上承受的压力。生产实践已经证明,在流水条件下,拦栅栅距l cm,拦网网目3.0cm,可有效地拦截13.3cm以上的鱼种,而又不致严重影响水流畅通。在拦鱼设备基本合理、管理较好的情况下,放养13.3cm鱼种可保证有较高的回捕率。

4、鱼种规格与生产周期 生产实践证明,通常13cm以上的鳙鱼种当年可成长达到上市规格(500g以上),而I0cm以下的鱼种在第二年底才长到500g以上,后者比前者养殖时间要延长一年。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的一般湖泊、水库中密度合理时,l3.3cm的鱼种当年可达0.5kg以上的商品规格;在东北、西北地区,13.3cm鱼种次年可达0.75kg左右。因此放养大规格鱼种可缩短养殖周期,加速资金流转,提高水面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一般认为湖泊、水库鱼种的合理规格应在13.3cm以上,这种规格也是与我国目前苗种培育水平相适应的。目前市场需要1000g以上的鲢、鳙鱼,因此,各地已将鱼种的规格进一步提高到16.6cm以上,其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但我国西北与东北地区,生长期较短,培育大规格鱼种比南方地区困难得多,限于目前生产水平,在坚持除害前提下,可将放养规格适当降低一些,但仍应力求提高鱼种的规格。

在逃鱼很少、凶猛鱼类又不多的大水体,大规格鱼种来源困难,为了争取时间和节约投资,可以考虑投放数量较多的小规格鱼种,在生产上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水库蓄水初期,凶猛鱼类种群还很弱小,饵料生物又很丰富,水位尚低浅,投放小规格鱼种、甚至夏花鱼种也常可收到良好效果。

以上所说鱼类放养规格主要指鲢、鳙及草鱼、青鱼等,至于鲤、鲫、鲂、鲮等鱼种的规格,一般6.5cm以上就可用于放养。这和它们体型较高或在背鳍、臀鳍具有强硬的带锯齿的硬棘,多营底栖生活等特点有关。

5、优质鱼种的标准 从鱼种的外形体态、体长、体重、肥满度等方面来判定鱼种的优劣。

(五)合理的放养密度

1、决定放养密度的主要因子是水体供饵力的大小 放养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投放鱼种的数量。其实质是通过投放一定数量的鱼种,使水体中保持一定的负载量。合理的放养量(密度)应该是放养鱼类种群对天然饵料的利用程度尽可能与水体的供饵能力相适应,既要使放养鱼类种群最大限度地利用饵料资源,又不损害水域天然饵料的再生产。在这样的情况下,水体的产鱼潜力才能得以充分实现而能获得最高的鱼产量。

有不少养鱼的湖泊、水库,尤其是大、中型湖泊、水库,鱼种放养不足是影响这些水体提高鱼产量的主要原因。若能增加放养量,产量就会提高。但在个别地区片面地强调增加放养量,认为鱼种投放越多产量越高,将放养量提高到500尾/亩~l000尾/亩的密度。但产量依然停留在原先的水平,并未达到更高密度求得更高产量的目的。原因就在于放养密度过高,超过了水体的负载能力,结果鱼类生长不良,病弱个体增多,自然死亡率高,以致回捕率低(不超过l0%)。而且鱼种费用(成本)却占渔业收入的1/2~2/3,经济效益反而下降。

2、放养密度的确定和调整 在理论上,可以根据各类饵料资源的供饵能力,分别计算出相应食性鱼类的放养量。但这类方法在生产单位往往难以做到,而且由于此类方法本身尚欠完善,由此计算的结果还须通过实践进行调整。因此很多生产单位确定放养密度的方法,主要是根据鱼类生长速度进行调整,以求找出相对合适的放养密度。鱼类的生长速度综合地反映了鱼类种群数量与水体饵料资源之间相适应的程度,因此可以作为调整放养量的依据。使用这一方法时,通常是根据经济效益、生产周期、鱼类的生长特性等综合考虑,制订一个适当的生长速度指标,到捕捞时实测放养鱼类的生长速度。如果实际的生长速度大于制定的指标,表明放养量偏少,第二年应适当增加放养量;如果实际生长速度小于制定的指标,表明放养数量过多,第二年应相应减少放养量。哪种鱼生长得好,就多放该种鱼,增大比例;哪种鱼生长不好,就少放些,减少比例。这种方法称为经验调整法,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生长速度的指标各地区、各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拟定。长江流域一般为13.3cm以上的仔口鱼种经一年生长后,鲢、鳙鱼应达到0.5kg~0.75kg,二龄鱼种应达到l.5kg~2.5kg;13.3cm以上的青鱼、草鱼一龄鱼种当年应达到0.5kg~0.75kg,次年应达到2.5kg~3.0kg;l1.6cm团头鲂鱼种当年达到0.2kg~0.3kg为宜;8.3cm~10.0cm鲤鱼种当年达到0.5kg为宜。东北、西北地区鱼类生长期短,如辽宁省大伙房水库月平均水温l5℃以上的仅为5个月,10.0cm~13.2cm鲢、鳙鱼长到0.5kg以上要比长江流域晚1年~2年。故有人提出,在东北地区四龄鲢鱼长至l.0kg~1.2kg、鳙鱼长至1.5kg左右为合适的生长速度和放养密度。

3、与放养密度有关的其他因子 合理放养量实质上是如何使水体达到适宜负载量的问题,水体的负载包括库存量和放养量。水体中鱼类种群库存量的多少与生产周期的安排、捕捞调节能力的大小、凶猛鱼类危害的程度以及防逃设施的效果等有关。在一定的水体负载下,如果延长生产周期或降低捕捞强度,则留下的库存鱼就多,相应地放养量就应减少,才不致使种群的摄食力超过水体的供饵力。同样道理,如果凶猛鱼类危害严重,或者拦鱼设备的防逃效果不好,则放养后鱼种的存活率不高,使水体的负载不足,这就需要相应增加放养量,同时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除野和改进拦鱼设备。

  从经济方面考虑,为了提高资金周转率和水体的利用率,一般都力求缩短养殖周期,而养鱼周期的长短通常又受鱼类生长季节长短和市场所需商品鱼规格两个因素的制约。从鱼类个体生长的规律来看,其相对增重率是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的。例如,在一般情况下,与前一年体重相比,二龄鲢、鳙鱼的增重率为10倍~20倍,三龄为2倍~5倍,四龄为1倍~2倍。而在一定的水体负载能为下,可以容纳更多数量的小个体(低龄)鱼。显然,较短的养殖周期可以利用低龄鱼的生长优势而获得较高的增重率和群体产量。因此,我国凡是以鲢、鳙为主体的高产湖泊、水库,其养殖方式有如下特点:鱼种投放量大,起水规格小,养殖周期短,捕捞强度大,渔产量高。目前,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湖泊、水库一般都采用一年生产周期为主,二年生产周期为辅。

此外,鱼种的投放量包含着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个体的数量,二是个体的大小(即规格)。鱼类在不同生长阶段消耗饵料的水平是不同的,因此放养不同规格的鱼种也就不能采用同样的密度。

(六)湖泊、水库鱼类放养的参考指标

现根据我国湖泊、水库养鱼的实践,各提出一个粗略的放养指标供参考。由于各地湖泊、水库的条件各不相同,在具体实施时还应根据实践的检验不断加以修正。

(七)放养鱼种的季节和地点

1、鱼种放养的季节。在冬季或秋季放养鱼种效果较好。冬季放养的优点是:(1)水温低,鱼种活动力弱,便于捕捞和运输,损伤少,成活率高;(2)凶猛鱼类在冬季摄食量大减或停止摄食,对鱼种危害小,至开春后水温上升凶猛鱼又积极摄食时,鱼种对大水面环境已初步适应,逃避敌害的能力增强;(3)、鱼种可提早适应环境,在温度升高后可提早摄食,延长了生长期;(4)冬季水位低,无需泄水,鱼种外逃机会少;(5)减轻了鱼池越冬管理所需的人力、物力。

由池塘培育的鱼种在放养初期,往往不能适应大水面的新环境,如找不到一定量的饵料,鱼群就常在岸边浅水处及进出水口附近集群巡游,而在刮风流急时,鱼种又喜迎风游动或逆水上游。在这些情况下,鱼种变得消瘦,而且容易逃亡。针对这种情况,可选择在饵料丰富、条件优越的湖汉或库湾中进行暂养,在暂养期间可给予一些特别的养护,以使鱼种在暂养期内逐步适应大水面的环境条件,有利于提高鱼种成活率和生长率。其具体做法是:在秋、冬季节,用拦网或竹箔将湖汉(或库湾)与主体部分隔开,围拦之前将大鱼赶走,并除去凶猛鱼类,然后将鱼种放入暂养,待翌年春季将拦鱼设备拆除,鱼种就可以分散到各处。有时候鱼种经长途运输后体质瘦弱,也需短期暂养使之恢复体力,以适合放养要求。有些冬涸湖泊,每到冬季湖面大大缩小,水位低浅,鱼种生活和越冬条件很差,则应选择条件相宜的局部水域进行围拦暂养,待水位回升后再放大湖。北方地区封冻的湖泊、水库,若鱼类越冬的条件较好,则宜在秋季进行放养。但东北的浅水“泡子”,水浅冰厚,封冻期又长,鱼种越冬条件差,则宜在春季化冰以后水温回升时进行放养。

2、合适的放养地点 在鱼种放养的地点上,应注意远离进出水口、输水洞、溢洪道及泵站等地,免遭水流裹挟之损失;鱼种也不宜在下风口沿岸浅滩处放养,免遭风浪袭击拍打上岸;也不应集中于一个地点投放,免遭凶猛鱼类围歼;在冬季水位显著下降的湖泊、水库,不宜在上游或库湾浅处投放,以免鱼种因退水搁浅干涸而死。除以上不宜投放的地点以外,应选择避风向阳、饵料丰富、水深相宜的地点分散投放为好。

拦鱼技术 编辑本段 回目录

(一)拦鱼设备的设计原则和依据

  一个养鱼的水体,应能做到不让放养的鱼类向外逃逸,也不使外界的凶猛鱼类任意进入,这就需要兴建拦鱼设备。拦鱼设备是实现合理放养的重要保障,其勘察设计、建造维修及管理是渔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

1、拦鱼栅的栅距和拦鱼网网目的规格 目前,我国湖泊、水库用的拦鱼设备主要是拦栅(包括竹箔、金属拦鱼栅等)和拦网两种型式。根据投放的鱼种规格,选择合理的栅距和网目规格是非常重要的。栅距和网目太小,则影响过水,增加投资,造成浪费;栅距或网目太大,则拦不住鱼,不能发挥拦鱼设备的作用。

(1)鲢鱼标准 湖泊、水库中有着多种经济鱼类,它们有着不同的形态特点,当然无法同时采用多种拦鱼设备的规格,而只能以某一种鱼的体型特点来确定栅距或网目大小。据对鲢、鳙、草鱼、青鱼种的全长、最大体周长、头宽、颅宽的测定,发现相同长度规格的鱼种,其最大体周长的排列顺序是鳙鱼>草鱼>鲢鱼>青鱼,头宽的顺序是草鱼>鳙鱼>青鱼>鲢鱼。在这四种鱼中,青鱼基本上不放养,草鲑又必须严格控制放养量,而主要饲养鲢、鳙鱼。从鱼的行为特点看,鲢鱼性活泼,鱼种从进出水口逃逸时,鲢鱼种常在其它鱼种的前阵和上方。而且鲢鱼又是主要的养殖对象之一。因此认为能够拦得住鲢鱼,则同一规格的其它鱼种也能够被拦住。拦鱼设备的栅距和网目大小也就依相应规格的鲢鱼鱼种的体型参数为标准来确定。即称“鲢鱼标准”。

(2)栅距和网目的确定 据测定,白鲢的全长(L)与头宽(H)的关系为线性关系:

H = 0.1168L + 0.0513;

全长与最大体周长(G)的关系也是线性关系:

  G = 0.5514L - 0.1238。

实际上,相应于全长的头宽值是个变数,它以回归直线上的点为中心呈正态分布。因此,若以直线上的某点作为标准来确定拦栅的栅距,则该点以下的鱼必然会穿越拦栅而逃逸。为了能真正拦住某种规格的鱼种,应该以回归直线某点95%可信限的下限为依据。同样道理,所选定的网目长度应不大于所拦截鱼的最大体周长的95%可信限下限的1/2。

  但是,鱼类一般有顶水溯游的习性,即鱼类在流水刺激下,常集群逆水向上游泳,在湖泊水库的进水口处,常可观察到这种现象。如在该处有拦鱼设备,鱼种可不顾承受挤压受伤之痛苦,穿网越栅外逃。即鱼种能够穿越较自身头宽为小的栅距或较自身的最大周长为小的网目。有人称这种穿越的能力为“穿拦系数”。据实验观察,白鲢鱼种穿越栅拦的穿拦系数(鱼的颅宽/所穿越的栅距)为1.2,而鲢鱼种对拦网的穿拦系数(鱼体的最大周长/所穿越的网目周长)为1.5(陈敬存等,1975)。因此,拦截溯水上逃鱼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出拦鱼设施的合理规格:

栅距 = 鲢鱼颅宽的95%可信限下限/l.2

网目周长 = 鲢鱼最大体周长的95%可信限下限/l.5

(3)团头鲂标准 团头鲂的体形特点是体高而侧扁,在与鲢、鳙等混养时,如以鲢鱼为标准来设计拦鱼设施,则可能有逃鱼之虞。,团头鲂的头宽始终小于长度相同的白鲢,故应以团头鲂的头宽来设定拦栅的栅距,团头鲂全长超过5.76cm时,拦鱼网的网目可以按鲢鱼标准设计。?

2、拦鱼断面的流速 根据实验的结果,对全长约为l3.3cm的仔口鱼种,拦鱼断面的最大流速不应超过0.5m/s~0.6m/s。若拦鱼设备建在流速大于以上速度的断面上,则鱼类就会失去控制能力,被水流裹挟贴压在拦鱼设施上,将会造成鱼种损伤和影响过水。若拦鱼设施选址在水流太慢的地方,往往水面较宽,增加了拦鱼设备的费用。因此,拦鱼设备的位置应选在满足流速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断面小一些,这样既能有效拦鱼,又能节省费用。

拦鱼断面上的最大流速,一般是指10年一遇或20年一遇洪水时的汛期流速,可以根据水文资料估算或在汛期实测。估算时可按如下公式计算:

V = Q/S

Vmax=V × l.2 ~ l.3

式中  V——断面上平均流速(m/s)

    Q——汛期断面上的流量(m3/s)

 S——汛期过水断面的面积(m2)

Vmax——断面上的最大流速(m/s)

(二)拦鱼设备的种类与结构

拦鱼设备的种类较多,有古老的竹箔及其改进型——网箔。金属拦鱼栅、拦鱼电栅等,它们分别具有各自的特点,适应不同类型水体的拦鱼要求。

1、竹箔与网箔 竹箔是湖泊和河道养鱼中常见的拦鱼设备,它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管理方便、拦鱼效果好等优点。

(1)竹箔结构 竹箔由箔帘和支架构成。箔帘是将毛竹劈成的竹丝,用棕绳编织而成,它是过滤水流、阻拦鱼类的主要部分。支架由桩及拦杆等相互连结而成,用以支持箔帘,是竹箔的骨架。

①箔桩:是竹箔承受压力的主要构件,一般采用原株毛竹或木材、水泥柱等,按其位置和功能箔桩有如下几种:正桩又叫座桩,打在竹箔的下水面,抗衡水的压力与箔帘负荷,一般每隔 l m打一正桩。碰桩又叫抱桩,打在竹箔的上水面,与正桩相对,一起夹紧箔帘,同时也与正桩一起承受水压力。一般每隔1根正桩打l根碰桩,碰桩总数为正桩数的一半,但在有往返水流的地点,竹箔的两面都会承受水流的冲击,碰桩数应与正桩数相同。门桩是箔门两侧的桩,一般每侧有4根桩,如水流急、船只进出多,可增至6~8根桩。门桩的作用是保护箔门和座箔免受船只冲撞,同时形成门槽,以便安装箔门。撑桩是倾斜的竹桩,用来加强竹箔对风压力和水压力的承受能力,使得竹箔巩固。正桩、碰桩、门桩等直立的桩之间的水平连接物,就是拦杆和应板。在下水面的称拦杆,用较细的竹子;在上水面的称应板,用竹片做材料。在水面以下的拦杆又称水杠。拦杆和应板的作用是使上下水面的各桩连成一体,共同抗衡竹箔上的负荷。

②箔帘:依靠桩和拦杆的支持和固定,直立于阻拦地点,下端插入底泥,上端应高出洪水位50cm左右。箔帘的牢度取决于箔丝的粗细;过水效率则取决于帘缝(即栅距)的大小,而缝隙的大小又取决于棕绳的粗细,其尺寸应容许水流自由通过而又不致逃鱼为度。

③箔门:在有船只通行的地点安装竹箔,须留出一段空档设置箔门,以利航行。箔门由大门、浮门、固门等组成。大门装在上水面,由两层箔丝叠合而成,两端与箔帘连结,底部插入淤泥,上端高出水面20cm~30cm,左右两翼嵌入门桩组成的门槽中。浮门由三层箔丝叠合而成。是不着底的活动门,一般离底约1m,紧贴在大门的下水面。当水位上涨超过大门高度时,可把浮门提高,水位下降时则把浮门放低;有船只通过时也须把浮门放低,以便过船。此外,浮门还用来防止大门门丝破断而逃鱼。固门是装在大门与浮门之间的一层软帘,两端与座箔连结,底部插入淤泥。仅在大门与门之间空隙较大时使用。组成各种箔门的竹丝在其梢头,篾青与篾黄之间劈成二、三片,劈至其全长的3/5或l/2处,以增加其弹性。过船时将门丝压倒,过船后又能回复直立的原状。

(2)竹箔的形式 竹箔的形式很多,视水域具体特点、箔基水流缓急、风力大小及船只往来等情况,分别建设相应型式的竹箔。①拦塞箔,又称瞒牢箔 该箔横拦水面,没有箔门,适于没有船只通过且水流缓慢的水口。②直过箔与拦塞箔相似,但在航道部位增设一道箔门。③兜底箔在水流急的地方,直过箔难以巩固,必须采取特殊型式的竹箔。这就是兜底箔。以竹箔拦鱼,水只能从箔丝的缝隙中流过,由于箔丝、桩等阻挡水流,竹箔的有效过水面积一般只达拦水面积的30%左右。为使竹箔单位面积上的水流压力不增大,就须使水中竹箔的面积比过水断面面积扩大3倍左右。解决的办法就是设“兜底”, 兜底呈“V”形,其作用除增加了竹箔的面积使竹箔有效过水面随之增大外,还能把水的主流引向兜底,从而分散湍急的水流,保护箔门不被冲倒。通常视拦鱼地点水流速度、河道形状等具体情况,设1个或多个兜底,有些水口有正反流向,就需有两个方向的兜底,以适应来去水流。兜底V形开口的距离(称“开封”)与两条侧边(称“临水”)的长度之比以1:1.5为好。

(3)网箔 网箔是用网片替代竹箔之箔帘固定在支架上,拦截水面达到过水拦鱼的目的。由于网片的阻水面积较小,有效过水面积较大,故排水畅通,使网箔所受水压力要比竹箔小得多,所受风压力也大为减少。因此,在建筑网箔时支架和箔的形式可以简化,如桩距可增至1.5m以上桩的数目可以减少;并可以减少兜底或不设计兜底而改为直过箔型。与竹箔相比,合成纤维网片牢度大,使用年限长,成本较低。由于具有上述优点,网箔已被广泛采用。但网箔上易附生藻类和淡水壳菜等附着生物,严重时可阻塞网眼,影响过水效率,网衣受日晒的部份容易老化,这是其不足之处。

2、金属拦鱼栅 适用于宽度不大、水流较急的水库泄洪道或放水涵洞口,以及宽度不大没有船只来往的湖泊进出水口。具有耐磨、过水效率高、坚固等优点。一般由支柱与栅网二部分组成。支柱在拦鱼断面上用混凝土浇筑底坎,每间隔一定距离浇筑一个钢筋混凝土墩子,墩子两面留有凹槽,在槽内插入金属拦鱼栅(网)。拦鱼栅网用钢筋或扁铁焊接在角铁架上,成纵格栅或横格栅;或者用角铁制成框架,在框架上固定铅丝网或钢丝网,成为金属拦鱼网。为克服不均匀下沉现象,应将拦鱼栅分成若干段,各段之间留有沉陷缝。这样,即使某一段发生沉陷也不影响相邻的另一段。为便于检修和更换拦鱼栅网,各墩子应筑成双凹槽。

3、拦鱼网 拦鱼网由网身和受力装置两部分组成,网身依靠受力装置固定、垂挂于拦鱼断面上,能适应水深和底貌复杂的地方,抗洪强度大,故普遍应用于水库拦鱼。其缺点为排污物的性能差,网线易老化,冬季拦网上结冰,网线易脆断。

(l)拦鱼网的结构 ①网身包括主网、防跳网及敷网三部份。主网是拦鱼网的主要部分,其形状和尺寸应与拦鱼断面相适应。为便于织造、装配及拆卸,常由若干网片拼接组成。其装配工艺与捕鱼网相似,设有上纲及浮子,下纲及沉子,横力纲与纵力纲等。防跳网有两种型式,一种是水平复盖于主网上纲内侧的水面上,长度与主网相同,宽度为1.5m~2.0m。另一种是沿主网上纲布置毛竹等浮性材料制成的三角架,在三角架内缘的一边装上网衣,成为防跳网。敷网(底网)联接在主网的下纲上,网高2m~3m,其下纲也装沉子。用于填补主网与库底间贴状不严而形成的漏洞,以防逃鱼。②受力装置分为岸边和水下两类受力装置。岸边的有岸墩或力桩,水下的有铁锚或抛墩。岸墩和力桩是建筑于岸坡的混凝土装置,用来固定拦鱼网的上、下纲,承受作用于拦鱼网上的力。铁锚或抛墩也用于固定主网的下纲及上纲,不使其移动或上提、下沉。通过一系列受力装置使柔性的拦鱼网敷设在设计的拦鱼断面上。③过船装置一般是在航道水底设一个或两个抛墩,用绳索的一端穿过抛墩上的铁环系在主网的上纲,另一端系在岸上或管理船上。当需过船时,在岸上或管理船上借助绞车收拉绳索,拦鱼网上纲便会下沉,让船通过;然后放松绳索,借助浮子的浮力使网衣和上纲上浮,恢复原状。

(2)拦鱼网网基的选择 除与其他拦鱼设备共同的要求外,因拦鱼网是柔性体,易变形,且强度有限,所以还有一些特殊要求:①拦鱼断面上的最大流速不超过0.5m/s~0.6m/s。其出发点有二:一是考虑到鱼类的抗流能力;二是网衣上受力点集中易变形、破断。②拦网断面宜与水流方向垂直,使得网形端正,受力均匀。③所取断面平均流速应接近于最大流速。流态顺直,无涡流、湍流,使拦鱼网受力均衡而不致扭转。据水力学原理,断面离溢洪道(闸门)的距离为溢洪道高度的l5倍~30倍以上时,断面上的流速比较均匀。

(3)拦鱼网主要数据的确定 ①长度与高度若上纲及网衣的长度与拦网断面的跨距相等,则在水流冲击下,上纲及网衣上的张力最大;如适当增加长度,网在水流作用下呈弧形,则可减小张力,拦网就比较安全而不易破断,但过分增加长度又浪费材料。一般上纲及相应网衣的长度应为所设网基两岸跨距的1.05倍~l.10倍。下纲的长度应该是断面河床底部长度的l.05倍~l.10倍。同样的道理,网的高度应该是相应水深的1.05倍~l.l0倍。以便适当减少张力,并减轻使下纲上提、上纲下压的作用力。②网目尺寸主要根据拦阻对象及其规格决定。但是,网目尺寸不仅直接影响拦鱼效果,也决定了网线用量及拦网在水中的阻力,从而也影响选用纲索的规格、受力装置的大小和数量,这些都与拦鱼网的安全、成本等问题有关,因此必须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合理确定网目大小。③缩结系数当缩结系数为0.707时网目张开的面积最大,网片利用率最高,滤水性能最好,材料最省,但网线上张力最大,易破断。为安全起见,缩结系数应稍小一些。一般取水平缩结系数为0.64~0.66,相应的垂直缩结系数为0.77~0.75。下纲缩结系数可比上纲稍大,一则底部受力较小,二则下纲稍长些易于贴底。④对网衣的阻力和纲索阻力进行试算后,选定相应规格的纲索 对上、下纲受力情况进行计算以后,选定浮(沉)子的规格和数量;计算拦网总阻力以后,确定岸墩、铁锚等受力装置的技术数据。

粗放养殖的生产管理 编辑本段 回目录

(一)凶猛鱼类的控制

1、凶猛鱼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凶猛鱼类在生态系统中作为顶级消费者,是保证系统平衡的一项控制因素。在各类水域中,总有一定数量的无经济价值的小杂鱼类,如果没有凶猛鱼类的存在,这类小杂鱼类必然大量发展,这就加剧了与经济鱼类的种间竞争。同时,凶猛鱼类淘汰经济鱼类种群中的病弱个体,对经济鱼类种群也是有利的。另一方面,凶猛鱼类自身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它们能将低值鱼或无经济价值的鱼转化为名贵的高价值的鱼产品。国外的研究还表明,利用湖泊顶级消费者——凶猛鱼类,来调控滤食性鱼类种群数量,使之通过营养级的联动效应,可以达到调控湖泊生态系统的目的。八十年代以来的试验和实例,已经证明这种手段是有效的。?

在自然种群为主的大型水域,凶猛鱼类确实起着维持平衡的作用,而且对其积极作用不容低估。但在人工放养种群为主的水体,放养鱼类的死亡率应力求减低到最小程度,而凶猛鱼类对放养鱼种的危害常是鱼种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鉴于凶猛鱼类具有如上的积极作用,而在实践上,在大型水域要完全灭绝凶猛鱼类也是难以做到的,因此在湖泊水库养鱼中,对待凶猛鱼类应取趋利避害的态度,对它们采取控制和利用的方针。问题的关键是控制到何种程度为合理?正确的方法是:在提高鱼种规格、增强逃避敌害能力的同时,控制凶猛鱼类种群的总体规模和清除凶猛鱼类中的高龄(大个体)群体,将其对放养鱼种的危害减少到最小的程度;同时使凶猛鱼的捕食压力转向小杂鱼类,利用其抑制同样无法完全灭绝的小杂鱼类的作用,获得相应的高值的凶猛鱼类的产量。?

  2、凶猛鱼类的生态类型 凶猛鱼类按其生态习性可分为掠食型和寄生型二大类:?

(1)掠食型 又可分为表层型和底层型:

①表层掠食型 主要在水体的表层活动,行动迅猛,以追逐方式掠食其它鱼类。如鱤鱼、鮊类及马口鱼等。鱤鱼广泛分布于北起黑龙江南至珠江的许多流域里。其体型修长,游泳能力强,性凶猛,是一种典型的肉食性鱼类。鱤鱼生活的水层与鲢、鳙鱼相同,掠食性强烈,可掠食为自身体长26.5%~31.4%的鱼,当年生的鱤鱼即可吞食当年放养的鲢、鳙鱼种,放养的鱼种很少能逃过它的掠食。鱤鱼生长极快,在长江流域当年可达1.0~1.5kg,次年可达3.5~4.0kg,第3年可达10kg以上,最大个体达50kg以上。产漂流性卵,繁殖期为5月~6月,对产卵条件的要求比鲢、鳙等低。

在某些大中型水库的上游若具备鱤鱼产卵的条件,又具备孵出仔鱼所需的漂流条件,则能完成自然繁殖,其种群迅猛增长,则必然导致水库渔产量的显著下降。如湖北省浮桥河水库(3万亩),在1960年~1962年投放鱼种时也曾投入4500万尾长江鱼苗,其中就夹杂有鱤鱼苗,随后几年也陆续投放一定数量的鱼种,随着放养鱼类种群的发展,渔产量逐年上升,至1966年的全库年鱼产量达到84.5万kg(单产28.17kg/亩)。因该水库具备鱤鱼自然繁殖的条件,鱤鱼的种群也随之发展起来,至1967年(约经8年时间) 鱤鱼终于在水库中发展成为优势种群,导致1967年水库渔获量猛烈下跌为上一年度的49%,1968年再跌为1967年的24%,1969年进一步下跌为总产量仅5万kg(单产只有1.5kg/亩)。

尽管每年投放大量鱼种,但效果很差,大多成了鱤鱼的饵料。1975年放养鱼类产量仅占总产量的5%,且多为老年的大个体,鱤鱼占总渔获量的63%。可见鱤鱼种群不除,合理放养无法实行。国内关于鱼危害的例子不在少数,只有在清除或控制了鱤鱼之后,水库渔业才有复苏之可能。鱤鱼在湖泊静水条件下不能繁殖,大多通江湖泊均有闸坝阻隔,故鱤鱼在湖泊中甚少出现。鮊类中的的红鮊属的翘嘴红鮊和蒙古红鮊二种危害较大。青梢红鮊和红鳍鮊等虽亦为肉食性鱼类,但因其自身个体较小,捕食对象均为小杂鱼类及虾类、昆虫等。翘嘴红鮊广泛分布在我国各地湖泊、水库中,一般在水体中、上层活动,喜集群,行动迅速;生长速度快,最大个体可达10kg~15kg,2kg~3kg个体较常见。据报道,翘嘴红鮊的成鱼主要以上层小型鱼类为食,太湖翘嘴红鮊所掠食鱼类以湖鲚为主,其出现率达34.51%,其次是鱵、似鱎、红鳍鮊等(许品诚,1984);在丹江口水库的翘嘴红鮊成鱼主要以白鲦、飘鱼、逆鱼等经济价值低的上层小型鱼类为食(熊国胜,1990)。

在武汉东湖,翘嘴红鮊的食物鱼中,鳙鱼占了首位;全长为29.5cm,体重为125克的翘嘴红鮊可掠食长为6.6cm的鳙鱼种;全长达50cm以上则可掠食13.3cm的鳙鱼种(朱志荣等,1976)。蒙古红鮊全国各地都有分布,最大个体约4kg,常见个体在0.25kg~0.5kg。它的食性与翘嘴红鮊类似,但其活动空间与翘嘴红鮊稍有不同。蒙古红鮊平时栖息在湖泊的中、下水层,也经常到岸边觅食,因此在其食物中在底层和沿岸活动的小杂鱼和虾类等也占有相当的比重。蒙古红鮊在大型水库主要在库湾集群活动。

蒙古红鮊对放养鱼种的危害亦随其自身体长而有差异:当蒙古红鮊的长度超过31cm时,即能对6.6cm左右的鳙鱼种产生危害;但未发现全长在50cm以内的蒙古红鮊吞食13.3cm以上的鳙鱼种。故蒙古红鮊和翘嘴红鮊相似,对小规格鱼种的危害是比较大的(朱志荣等,1976)。

研究表明,这二种鮊鱼的摄食频度高,几乎周年都持续摄食,在冬季和生殖季节也摄食。这二种红鮊在湖泊水库中均可自然繁殖,且有相当数量的小型鱼类可作它们的食物,因此各地湖泊水库总有相当规模的翘嘴红鮊和蒙古红鮊的种群。马口鱼是小型凶猛鱼类,口裂很大,可吞食为自身体长25%~44%的鱼。但因本身体型较小,一般以其它鱼类的幼鱼和无脊椎动物为食,喜集群活动,常栖于底质为砂石的溪流中。在小型水库中多见,在华北、东北某些小型水库中也能成为优势种群危害放养鱼类。如河北省赤城县汤泉水库和龙关水库,因放养的鱼种规格偏小(5.0cm~8.3cm),马口鱼在该二水库1976年的渔获物中竟分别占28.8%和24%。?

②底层掠食型 这类鱼营底栖生活,摄食方式为守候伏击式,其代表有乌鳢、鲶鱼、鳜鱼及狗鱼等。乌鳢常潜伏在水草丛生的浅水地带,或水浑的地方,水干枯时能钻入淤泥中,有鳃上器官起辅助呼吸的使用,可以在缺氧环境中生活一段时间。以小鱼、小虾、昆虫幼虫等为食。0.5kg重的乌鳢可吞食0.1kg~0.2kg重的鲫鱼。其生长较快,2龄可长至0.5kg以上,4龄可达2.0kg~2.5kg重。2冬龄即可成熟产卵,产卵期在5月~7月份,雌雄亲鱼共同衔取水草、植物碎片构筑鱼巢,产卵亲鱼有护幼习性。有些新建水库蓄水初期淹没大量值物,有利乌鳢的繁殖,可形成较大的种群。如新安江水库1958年建成,1960年渔获量中乌鲤占60%。随着水库蓄水过程的完成,淹没草木基本腐烂殆尽,水库的水草资源又不丰富,繁殖条件恶化,乌鳢种群渐见衰.

据对安徽花园湖(浅水草型增殖型湖泊)乌鳢种群结构和食性的研究,表明花园湖中白鲦条等小杂鱼在渔获量中占10.22%。因有良好繁殖条件和丰富食物,湖中乌鳢资源丰富,可在渔获量中占14.55%。食性分析表明乌鳢食物中50%为小杂鱼,仅在体长达30cm以上个体食物中,鲫占1/3左右,对其它经济鱼类很少或基本不摄食。乌鳢的摄食频度也较低,经检查空腹率达69.2%,渔获群体中0+龄占83.2%,1+龄占11%,2+龄占5.4%,3+龄仅有0.4%。表明乌鳢对经济鱼类危害并不严重。故在花园湖乌鳢作为保护增殖对象,加以控制利用。鲶鱼白天多栖息在水草丛生的底层,尤喜生活在水流较缓的环境中,一般在夜间才游至浅水觅食。


鲶捕食对象大多数是小型鱼类,虾类及水生昆虫,但体重0.15kg~0.20kg的鲶鱼已可吞食10cm左右的鱼种。鳜鱼性凶猛,在鱼苗期就主动摄食,食其他种类的鱼苗,体长20cm的鳜鱼可吞食15cm的鱼种,在越冬期也不完全停止摄食。主要捕食鲫、鲴等小型鱼类和虾类,但在养殖水体,如浙江省青山水库鳜鱼食物中鲢、鳙鱼种的出现率分别达50%(曹富康等,1965)。湖北保安湖把其中一个野杂鱼较多的湖区(肖四海)作为鳜鱼生产基地,使凶猛鱼类的捕食与小杂鱼类的繁殖保持动态平衡,1987年该湖区产鳜鱼1500kg,经济效益显著。狗鱼仅分布于我国北方,多在河道或湖泊草丛中活动,属主要经济鱼类之一。一个水域中底层型凶猛鱼类的种群数量一般不大,而其摄食对象也以底栖性小型鱼类为多,相对而言,对放养鱼种的危害比表层型凶猛鱼类要小一些。


(2)寄生型 代表种类为七鳃鳗,我国有三种七鳃鳗,分布范围也较小,仅在北方少数水域有分布,危害不大。美国安大略湖有一种七鳃鳗(Petromyzon merinus)则是一大害鱼,大湖区凿通运河后由安大略湖扩散分布到密执安湖、苏必利尔湖和休伦湖,1936年~1946年开始泛滥成灾,并严重地损害了如湖鳟、白鲑及鳕等珍贵鱼类的资源。在七鳃鳗进入之前,上述三湖湖鳟的年渔获量为1500万磅,至1960年剧降为30万磅。七鳃鳗寄生期间平均每尾要摧残19.6磅鱼。后来美国科学工作者对七鳃鳗的生物学特性,种群数量变动进行了大量研究,通过用电栅拦截封堵结合药物(THM)毒杀,才有效地控制了七鳃鳗,进而恢复了上述受害鱼类的资源。

3、控制凶猛鱼类的措施 对人工放养水域危害严重的是表层型凶猛鱼类。以下主要介绍控制这些鱼类的常用方法。?

(1)捕捞 坚持常年除害和季节性重点捕捞相结合,针对各种鱼类的习性,应用各种有效的渔具渔法,坚持不懈地进行捕捞,历经三、五年时间,一般都能明显见效。特别是在凶猛鱼类的繁殖季节,集中力量捕捉其产卵群体或破坏其产卵条件,既能消灭它们的成年个体,又减少了它们的后代补充,效果十分明显。?

捕捞鱤鱼可用多种方法。首先应拦捕其产卵群体,在具备鱤鱼产卵条件的水库,雨后鱤鱼上溯产卵,水流越急,群体越大;白天活跃,夜晚少活动;受惊后具有一种不善拐弯的“笨性”,多为直线前冲。因此,在水库上游鱤鱼的洄游通道上设网拦捕效果较好。例如,新安江水库设计、制作了专用的鱤鱼刺网,该网的特点主要保证网线的强度,只要鱤鱼刺入网眼就难以逃逸。用3×9的聚乙烯网线,网目14cm,可捕体重5kg左右的鱤鱼;3×11的聚乙烯网线,网目18cm,可捕体重10kg左右的鱤鱼;3×12聚乙烯网线,网目20cm,捕15kg左右的鱤鱼。新安江水库在1973年~1975年用聚乙烯鱤鱼刺网捕获上溯产卵的鱤鱼约7万kg。如用三层刺网,拦捕效果亦佳。其次,拦捕产卵后的鱤鱼,产卵后鱤鱼有顺水而下的习性,易刺缠,用刺风捕捞效果甚好。除此之外,根据鱤鱼在白天到上游或库汊觅食,太阳下山前即回深水区的习性,在其通道上设网拦捕,也可捕捉到鱤鱼。在秋冬季节,采用拦、赶、刺、张联合渔法也可捕获鱤鱼。浮桥河水库除加强季节性捕捞外,还将整个水库用拦网分隔为几个部份,然后在各个小区内集中力量聚歼,这样逐个小区进行“扫荡”,效果很好。该库鱤鱼种群得以控制后,水库渔业生产才得到复苏和新的发展。

捕捞翘嘴红鮊和蒙古红鮊的方法也有多种。首先在这两种鱼的生殖时期,在产卵场进行围捕效果好。如武汉东湖用500m左右的围网围捕,最多一网捕获鮊鱼2500kg,1975年的鮊鱼生殖季节总捕获量达6500多kg。其次,汛期在水库上游拦设网箱簖(类似于迷魂阵),集中拦捕其产卵群体,此法效果较好,同时还能捕到乌鳢、鲶、鳜等凶猛鱼类。此外,如浮拖网、跳网、鹅毛钓等渔具渔法捕捉红鮊属鱼类都有较好的效果。毁灭其产出的卵粒,也是控制其种群的有效方法。蒙古红鮊和翘嘴红鮊在产卵时都集结成群,产卵场比较集中,产出的卵粒附着在树皮、草根或石块上,待其产卵后捞起鱼巢,或者用生石灰等药物在产卵场杀死卵子,这种方法比较简便,易行。?

用饵钓、刺网捕捉鲶、鳜效果也很好。此外,像“踩鳜鱼”以及在乌鳢繁殖期在鱼巢附近用饵钩诱钓,或用鱼叉捕捉等特殊渔法,亦常有较好成效。

(2)杜绝进入 在放养鱼种和引进新种时要严格把关,绝不引入凶猛鱼类,以免养痈殆患。如浮桥河水库等在放养鱼种时带入鱤鱼,曾经在东北大伙房水库泛滥成灾的翘嘴红鮊与青销红鮊,就是从长江流域运鱼种时带入的;再如新疆的博斯腾湖在引入其他经济鱼类时,引入了赤鲈(五道黑),结果发展成了优势种群,危害其他温和性经济鱼类。?

(3)清库 某些可以放干的水库可以乘放水检修的时机,大力清野。

(二)捕捞管理?

捕捞固然是获得鱼产品的必要手段,然而科学的捕捞管理还是渔业最佳化管理的重要一环。

1、合适的捕捞规格

捕多大(几龄)的鱼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从鱼类的生长规律而言,应在其生长率最大时捕捞;在生产上则要求养殖周期短,周转快,能达商品鱼规格就认为是合理的;从鱼产品的质量而言,应有较满意的肥满度,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较高而含水分较少;从经济上分析要化较低鱼种成本,获得较高成鱼收益。?一般养殖鱼类在2至3龄期体长增长速度最快,3至4龄期体重增长最显著。对鲢、鳙肌肉生化成分分析结果也表明,在2~3龄期鲢、鳙肌肉蛋白质相对含量由逐步上升达到相对稳定状态,脂肪的相对含量则处于逐步上升的动态中。1~4龄鱼的氨基酸含量(%)几乎处在一个水平;而肌肉脂肪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陈少莲,1990)。因此,通常以3~4龄鲢、鳙为主要捕捞对象是合理的,既能从鱼的营养价值合理利用这一资源,在生产上又能取得最佳的收益。

六、七十年代,许多高产单位的做法是放养0+(1)龄鱼种,经1年养殖后捕1+(2)龄成鱼,在以后的第2、3年基本将这一世代的鱼捕完。这种做法固然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技术措施,但毕竟上市规格太小(仅500g左右),既未充分利用鱼类的快速生长期,而且鱼产品质量较差。在当时商品短缺,人民“吃鱼难”情况下,故在当时不失为一项好措施。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鱼产品质量的要求也高了,为此,应顺应市场需求,提供高质量的商品鱼,同时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解决的办法有二种,其一如江浙地区的分级放养,放2龄鱼种,捕3龄~4龄成鱼;其二为提高1龄鱼种的规格使2龄成鱼上市规格达1000克左右。?确定了捕捞规格之后,应对网具的网目等制定相应的标准。

2、渔期

以往多数生产单位实行年初放养,年底(北方在封冻前的秋季、或冬季冰下捕鱼)

集中大捕捞。这种做法,商品鱼上市过于集中,效益低下,也不能满足市场的均衡需求。因此宜改为一年多次捕捞,改集中上市为分批多次上市,既可满足市场需求,也可获得较高收益,同时有利于调整鱼类种群密度,充分挖掘水体的生产潜力。?

3、坚持常年、多种作业方式 通过捕捞控制凶猛鱼类和野杂鱼类,既可获得一定的收益,又对保护经济鱼类有利。

(三)渔获物统计和分析?

对一个放养鱼种的水体进行渔获物的统计和分析,是逐步认识水体生产力的一条途径,也是检验人工放养效果的必要手段。因此,渔获物的统计与分析,是研究水体合理放养的一个重要手段。

1、渔产量的统计 渔获物的产量统计每年都要进行。对常年进行捕捞的水体,在产量不够集中的季节,要分别统计每批渔获物;在产量高度集中的冬季大捕捞时刻,除统计每批渔获物的产量以外,还要在每批渔获物中抽样,然后根据样品的重量百分比,计算出各种鱼的分类产量,以了解渔获物的组成及其变化情况。?

2、经济鱼类年龄生长的检测 在抽样后分别测定主要放养鱼类的长度、重量、年龄,计算增长量、增长率和肥满度等指标。?

3、回捕率的计算 回捕率的计算是根据随机抽样的材料,求出每种鱼各个年龄组的重量百分比;然后乘上该种鱼的渔获量,计算出各年龄组的重量;各年龄组的重量用同一年度相应龄组的个体平均重除之求出回捕尾数;回捕尾数与相应世代的放养尾数之比值,便是该种鱼当年的回捕率。各年度回捕率累计就是该种鱼的总回捕率。计算公式为:?

         r1= T1·P/W1·1/N·100;  R=Σr1?

  式中:r1——回捕率(%)?

     T1——某种鱼某龄组的重量百分比(%)?

     P ——某种鱼的年捕捞量(kg)?

     W1——某种鱼相应龄组个体平均重(kg/尾)?

     N ——该种鱼相应世代的放养尾数(尾)?

     R ——总回捕率?

  根据上述统计资料获得的信息加以认真分析,为技术措施的改进提供依据。?

4、群体增重倍数 放养鱼的渔获量与放养鱼种重量之比,为群体增重倍数,也曾被称为放养效益,是考核生产效果的一项指标。浙江省青山水库1972年~1976年5年平均每亩放养鲢、鳙126尾、3.0kg,鲢鳙平均亩产为43.1kg/年,增重倍数达14.4,为国内湖泊水库粗放养殖高水平的指标。

放养渔业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 编辑本段 回目录

  我国目前大水面粗放式养殖业的基本结构,是以草鱼、鲢、鳙等草食性和滤食性鱼类为养殖主体,以利用水体天然饵料为技术依托,主要优点是能量转化率高,成本低。主要缺点在于水面利用率低、效益低、对环境的压力大。?

  (一)湖泊放养与湖泊生态系统的退化?

湖泊生态系统的退化是指湖泊在其自然演替和发展过程中,由于受人类活动的较强干扰,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严重受损的变化过程。结构的退化主要是指生物群落的受损和变化,如水草的消失,物种多样性下降,食物网结构简化,稳定性下降等。功能的退化主要是指湖泊自净能力的衰减,主要表现为物质循环速率加快,系统对环境干扰的反应敏感。使湖泊生态系统保持良性运行的关键生物类群是水生高等植物,整个水体动植物的多样性的基础也在于水生高等植物。

水生高等植物,尤其是沉水植物可贮存大量营养物质,从而抑制另一类初级生产者——浮游藻类的生长,使水质清澈。当过量放养草鱼时,水草吸收和贮存的营养物质便通过草鱼的摄食、排泄被大量释放到水中,加速了浮游藻类的繁殖。然后因浮游藻类生物量增加,降低了湖水透明度和补偿深度,又将进一步缩小水草的生存范围,如此恶性循环,沉水植物越来越少,直至消失。这类湖泊透明度小,自净能力差,水体的多元功能难以维系,一个良性生态系统的湖泊演变成了生态系统退化的湖泊(俗称为藻型湖泊),造成湖泊富营养化。我国放养渔业的初期,大多数浅水湖泊在自然状况下,水草的覆盖率一般都很高,通常多以放养草鱼“垦荒”,有意识地限制水草,促使水质转肥,以利鲢、鳙鱼增产,最终滤食性鱼类取得绝对优势。这样的技术路线是值得反思的。?  

(二)滤食性鱼类在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中的作用?

湖沼学和内陆水体生物学的研究者,从一开始就将水体生物生产力的开发研究作为学科的主导方向。20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通常是从外源营养物输入及初级生产力入手,探讨水质变化及初级生产力水平对生物群落的影响。如:物理和化学因素→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类,即所谓上行途径(Bottom up approach)。国际和国内都以开发水体生物生产力为主导,有力地推动了内陆水体生态系统的研究和内陆水体渔业的发展。其后,人们迅速认识到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脆弱性与不稳定性,将注意力从生产力开发转移到环境保护上来,八十至九十年代,人们采用了另一种研究途径(或视角):即探讨食物链上层生物的变化对下层生物、初级生产力及水质的影响,即下行效应(Top down effect)。其中的一个研究重点和热点问题,就是浮游生物食性鱼类如何通过对浮游生物的影响,进而对水体的水质产生影响。?

有关研究表明,鱼类摄食浮游动物,减缓了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浮游植物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上升(Shapiro等,1984;Carpenter等,1987);鱼类对浮游植物的大量摄食,并不能使浮游植物的生物量降低,这是因为更小型藻类得以增殖(Smith,1985);浮游生物食性的鱼类加快了磷的释放速率或循环速度(Henry,1985)。因此,降低滤食性鱼类的数量,可以使植食性浮游动物生物量增加,浮游植物生物量减少,叶绿素浓度和初级生产力下降,透明度增加,湖泊中氮、磷的浓度降低(Shanpiro等,1984;Carpenter等,1987)。因此,Carpenter等人(1985,1988)据此提出了“营养级联相互作用”(cascading trophic interaction)的假说。八十年代以来,大多数实验证实了“下行效应”的观点,当然也有不显著和相反的结论。?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者在武汉东湖的实验表明东湖浮游生物群落,特别是浮游生物体型的大小基本上为滤食性鱼类所控制,符合下行效应的假说。具体表现为:?

  1、大型浮游植物生物量下降,小型浮游植物生物量上升 目前在东湖主体湖区中心,小于30μm藻类的叶绿素量占总浮游植物叶绿素a量的92%,九十年代藻类的数量是八十年代的7倍;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大型蓝藻“水华”的消失可能与鲢鳙密度的持续增加有关,可是“水华”消失后东湖富营养化程度没有降低,而是加速发展;?

  2、小型浮游动物(原生动物、轮虫)数量大幅度上升,大型浮游动物如枝角类数量下降,桡足类则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浮游动物的总数量也大幅度上升。?

   这种情况均表明,在强大的鲢、鳙种群的摄食压力下,浮游生物中的大型种类(尤其是枝角类)受到抑制之后,小型种类终究将占领大型种类所遗留下来的生态灶,由于小型藻类的大量发展,水质愈加恶化,湖泊富营养化的程度愈加严重。在这种条件下,东湖生产出的商品鱼质量下降,有强烈的腥味和异味而不受欢迎。?

  (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紧缺的国家,淡水总贮量虽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拥有量只有世界水平的1/4,居第109位。我国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家之一,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地缺水。如此有限的淡水资源,目前又处于贮量有减无增,需求量有增无减的双重压力下。再加普遍性的水体污染,有水不能用的局面正在许多地区出现,淡水资源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我国的内陆水体正面临着双重压力:既要承担渔业增产的重担,又要维持良好的水质的生态状况。面对这一新课题,我国政府和水产科技界已经开始重视大水面渔业开发的生态效益问题。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我们应当把维护具有高效自净能力的水生态系统作为首要目标,同时适度开发内陆水体的生物生产力,以满足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需求。把建立具有水质保障的渔业生态系统作为今后发展的主攻方向。

我国多数天然湖泊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结构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污染自净能力和较高的渔业发展潜力。合理调整放养结构和渔业利用的强度,以优质水产品为主要放养对象,提高产值,达到渔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协调是完全可能的。对湖泊污染和富营养化的治理应采取以生物治理为主的综合措施才可显著见效。国外关于生物操纵(Biomanipulation)的理论可供借鉴。目前,有些湖泊采用种植沉水植物、限制草食性鱼类放养量、保护水草资源等方法,使“藻型湖泊”转为“草型湖泊”已初见成效。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