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护避免或减少操作中气溶胶的产生
互联网
13261
安全防护避免或减少操作中气溶胶的产生:
如同传染病控制原理一样,控制或消灭传染源――避免或减少操作感染性材料时气溶胶的发生是避免呼吸道实验室感染首要的对策,也是避免实验室相关感染的主要措施。
1)规范工作人员操作过程,避免操作错误:实验室感染事故,大部分是由于疏忽或违反操作规程造成的。例如,在操作过程中不小心将菌毒种管、含有感染性物质离心管或其他容器打碎,就可产生气溶胶污染,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2)正确选择和使用仪器、器材和设备:在生物安全实验室活动中,正确选择和使用仪器、器材和设备对于保证实验室生物安全至关重要。
生物安全实验室设备、器材和仪器的选用应遵循下列原则:
1)应适合工作需要,设备仪器既满足试验的要求又要避免“杀鸡用宰牛刀”。因为那样既浪费也不一定安全。
2)产品要符合标准、有产品合格证,并有足够的检测数据。例如,在选择二级生物安全柜时必须是合格产品,出厂前必须经过正压试验,个人、环境、样品、交叉保护试验,并提供合格报告。
3)仪器设备,特别是有关安全设备,必须在安装后、使用(感染性材料操作)之前由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性能验证,按规定进行年检。
4)加强人员培训: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获得相应的资质,培训内容应包括仪器的操作原理和方法,强化避免或减少操作中产生气溶胶的意识,操作可能产生气溶胶危害的仪器时应采取的防护措施等。
例如:用玻璃棒接种光滑的琼脂平板产生的气溶胶比粗糙平板要减少99%;用冷接种环沾取菌液产生的气溶胶比用热接种环减少90%:使菌液依靠重力由吸管中流出产生的气溶胶比用力吹出减少67%;菌液滴落在消毒巾上产生的气溶胶比硬桌面上减少90%;用针头从盖有橡皮塞的瓶中抽液时,用酒精棉球围住瓶口产生的气溶胶比不用时减少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