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鸟纲分类

互联网

4987

鸟纲分

  一、目的

  了解鸟类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认识本地常见种类以及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鸟类;掌握鸟类的分类方法,学习使用检索表。

  二、内容

  常用鸟体测量术语、分类有关术语、分类检索。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

  有关鸟类假剥制标本和陈列标本、卡尺、卷尺和放大镜。

  四、实验操作及观察

  要爱护实验标本,应轻拿轻放,不要扯动翅膀、腿等。分类检索中所遇形态特征观察上的难点,可用挂图及幻灯片进行讲解。

  (一)常用鸟体测量术语:

  1.全长:自嘴端至尾端的长度(是未经剥制前的量度)。

  2.嘴峰长:自嘴基生羽处至上喙先端的直线距离。

  3.翼长:自翼角(腕关节)至最长飞羽先端的直线距离。

  4.尾长:自尾羽基部至最长尾羽末端的长度。

  5.跗跖长:自跗中关节的中点,至跗跖与中趾关节前面最下方的整片鳞的下缘。

  6.体重:标本采集后所称量的重量。

   (二)分类有关术语

  1.翼:

  (1)飞羽:初级飞羽(着生于掌骨和指骨)、次级飞羽(着生于尺骨)、三级飞羽(为最内侧的飞羽,着生于肱骨)。

  (2)覆羽(覆于翼的表、里两面):初及覆羽、次级覆羽(分大、中、小3种)。

  (3)小翼羽(位于翼角处)。

  2.后肢(股、胫、跗跖及趾等部):

  (1)跗跖部:位于胫部与趾部之间,或被羽,或着生鳞片。鳞片的形状可分为几种。

  盾状鳞:呈横鳞状。

  网状鳞:呈网眼状。

  靴状鳞:呈整片状。

  (2)趾部:通常为4趾,依其排列的不同,可分为下列各种

  不等趾型(常态足):3趾向前,1趾向后。

  对趾型:第2、3趾向前,1、4趾向后。

  异趾型:第3、4趾向前,1、2趾向后。

  转趾型:与不等趾足相似,但第4趾可转向后。

  并趾型:似常态足,但前3趾的基部并连。

  前趾型:4趾均向前方。

  (3)蹼:大多数水禽及涉禽具蹼,可分以下几种:

  蹼足:前趾间具发达的蹼膜。

  凹蹼足:与蹼足相似,但蹼膜向内凹入。

  全蹼足:4趾间均有蹼膜相连。

  半蹼足:蹼退化,仅在趾间基部存留。

  瓣蹼足:趾两则附有叶状蹼膜。

  (三)分类检索

我国常见鸟类目别检索

  1 脚适于游泳;蹼较发达 2

  脚适于步行;蹼不发达或缺

  2 趾间具全蹼 鹈形目(Pelecaniformes)3 嘴通常平扁,先端具嘴甲;雄性具交接器

  雁形目(Anseriformes)

  嘴不平扁;雄性不具交接器 4

  4 翅尖长;尾羽正常;趾不具瓣蹼 鸥形目(Lariformes)

  翅短圆;尾羽甚短;前趾具瓣蹼 目(Podicipediformes)

  5 颈和脚均较短;胫全被羽;无蹼 8

  颈和脚均较长;胫的下部裸出;蹼不发达 6

  6 后趾发达,与前趾在同一平面上;眼先裸出 鹳形目(Ciconiiformes)

  后趾不发达或完全退化,存在时位置较他趾稍高;眼先常被羽 7

  7 翅大都短圆,第1枚初级飞羽较第2枚短;践间无蹼,有时具瓣蹼 鹤形目(Gruifornes)

  翅大都形尖,第1枝初级飞羽较第2枚为长或等长(麦鸡属例外);趾间蹼不发达或缺 形目(Charadriiformes)

  8 嘴爪均特强锐而弯曲;嘴基具蜡膜 9

  嘴爪平直或稍曲;嘴基不具蜡膜(鸽形目例外) 10

  9 蜡膜裸出;两眼侧位;外趾不能反转(鹗属例外);尾脂腺被羽

  隼形目(Falconiformes)

  膜被硬须掩盖;两眼向前;外趾能反转;尾脂腺裸出

  鸮形目(Strigiformes)

  10 3趾向前,1趾向后(后趾有时缺少);各趾彼此分离(除极少数外) 15

  11 足大都呈前趾型;嘴短阔而平扁;无嘴须

  雨燕目(Apodiformes)

  足不呈前趾型;嘴强而不平扁(夜鹰目例外),常具嘴须

  12

  13 嘴强直呈凿状;尾羽通常坚挺尖出 形目(Piciformes)

  嘴端稍曲,不呈凿状;尾羽正常 鹃形目(Cuculiformes)

  14 嘴长或强直,或细而稍曲;鼻不呈管状;中爪不具栉缘

  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

  嘴短阔;鼻通常呈管状;中爪具栉缘

  夜鹰目(Caprimulgiformes)

  15 嘴基柔软,被以蜡膜;嘴端膨大而具角质(沙鸡属例外)

  鸽形目(Columbiformes)

  嘴全被角质,嘴基无蜡膜 16

  16 后爪不较其他趾的爪为长;雄鸟常具距突

  鸡形目(Galliformes)

  后爪较其他趾的爪为长;无距突 雀形目(Passeriformes〕

  (四)代表种类观察:依实验室准备的我国常见鸟类或经济鸟类标本,逐一观察下列各目鸟类和代表种:

  目( Podicipediformes): 体型中等大,趾具分离的瓣蹼;后肢极度靠后;羽衣松软;尾羽短,全为绒羽,是善于游泳及潜水的游禽。

  小(Podiceps ruficollis):体羽灰褐色,后脚位于身体后部,具瓣蹼。

  鹈形目( Pelecaniformes): 较大型的鸟类,善游。4趾间具全蹼;嘴强大具钩,喉部具发达的喉囊;善飞的食鱼游禽。

  鹈鹕(Pelecanus rseus):体形甚大,嘴平扁,喉囊大直达嘴的全长。

  鸬鹚(Phalacrocorax carbo):全身黑色,肩和翼具青铜色光泽。繁殖时期,头颈部杂有白色。

  鹳形目( Ciconiiformes): 大中型涉禽。颈、嘴及腿均很长,趾细长,4趾在同一平面上(鹤类的后趾高于前3趾)、趾基部有蹼相连(鹤类不具蹼);眼先裸出。

科别检索

  1 中趾爪的内侧具栉缘 鹭科(Ardeidae)

  中趾爪的内侧不具栉缘 2

  2 嘴粗厚而侧扁,不具鼻沟 鹳科(Ciconiidae)

  嘴呈匙状或筒状,鼻沟甚长,几伸至嘴端

  科(Threskiornithidae)

  苍鹭( Ardea cinerea): 为较大型的鸟类。头、颈白色,冠羽黑色,上体灰色,下体白色,但颈下部和胁部有黑色;胫的裸出部分较后趾长(不包括爪)。

  雁形目( Anseriformes): 大中型游禽。嘴扁,边缘有栉状突起(可滤食),嘴端具嘴甲;前3趾具蹼,翼上常有绿色、紫色或白色的翼镜。

  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雌雄异色,雄鸭头、颈黑绿色,有金属光泽,颈下部有白环,胸部栗色,翼镜紫色,上下有白边,体羽大体灰褐色;雌鸭棕褐色。

  豆雁(Auser fabalis):上体褐色,羽毛大多具浅色羽缘,尾上覆羽部分白色,下体白色;嘴黑色,近先端有一黄斑,嘴比头短。

  隼形目( Falconiformes): 猛禽,昼间活动。嘴弯曲,先端具利钩,便于捕食。脚强健有力,尖端有锐爪,为捕食利器,飞翔力强,视力敏锐。雌鸟较雄鸟体大。

科别检索

  上嘴每侧有单个齿状突起;鼻孔圆形,中央有骨质突起

  隼科(Falconidae)

  上嘴每侧有垂突或双齿突;鼻孔椭圆形,中央无骨质突起

  鹰科(Accipitridae)

  红脚隼(Falco vespertinus):是小型猛禽。雄鸟背羽灰色,翼下覆羽白色,腿脚红色;雌鸟稍大,下体多斑纹,腿脚黄色。

  鸢(Milvus migrans):全身大都暗褐,翼下各具一白斑,尤其高翔时更明显;尾羽呈叉状。

  鸡形目( Galliformes): 适于陆栖步行,脚健壮,爪强钝,便于掘土觅食,雄性有距。上嘴弓形,利于啄食。翼短圆,不善飞翔。雄性色艳,雌雄易辨。

科别检索

  鼻孔被羽;跗跖完全或局部被羽;无距;趾大都具栉状突

  松鸡科(Tetraonidae)

  鼻孔裸露无羽;跗跖不被羽;雄常有距;趾不具栉状突

  雉科(Phasianidae)

  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雄鸟具有鲜明的紫绿色颈部,且有显著的白环纹,尾羽长,具横纹。雌鸟羽色不鲜艳,不具绿颈及白环纹,背面为灰色、栗紫和黑色相杂,尾羽不长。

  鹌鹑(Coturnix coturnix):体型小,头小翼短,通体褐色,杂以淡黄色斑。

  鹤形目( Gruiformes) 除少数种类外,概为涉禽。腿、颈、喙多较长。胫下部裸出,后趾退化,如具后趾,则高于前3趾(4趾不在同一平面上)。蹼大多退化,眼先大多被羽。

科别检索

  1 足仅具3趾 2

  足具4趾 3

  2 体形大,翼长在200mm以上;尾羽16~18枚;爪短扁如趾甲

  鸨科(Otida)

  体形小,翼长在100mm以下;尾羽12枚;爪小而弯曲

  三趾鹑科(Turnicidae)

  3 头顶被羽;后趾几与前趾平置 秧鸡科Rallidae

  头上有裸出部;后趾位置较前趾为高 鹤科(Gruidae)

  丹顶鹤(Grusjaponensis):身体高大,体羽大部为白色;头顶皮肤裸露,呈朱红色,似肉冠状,故称丹顶鹤。

  骨顶(Fulicaatra):全身近黑色,头顶至嘴有一块白斑。趾具瓣蹼。

  鸻形目( Charadriiformes): 中小型涉禽。体多为沙土色,有保护色作用。翅尖,善飞。趾间蹼不发达或消失。

  金眶(Charadriusdubius):小型涉禽。无后趾;嘴基、前头、眼先、眼下缘到耳区等处有黑色环带;前胸上背具黑色环带。

  白腰草鹬(Tringaochropus):小型涉禽。前头、头顶、后颈、背和肩呈橄榄褐色,有古铜色光泽;肩和背具白斑,体其他部分羽色大都为黑褐色,也具白斑。

  鸥形目( Lariformes): 体大多呈银灰色。前3趾间具蹼;翅尖长,尾羽发达。海洋性鸟类,其习性近于游禽。

  银鸥(Larusargentatus):体大,羽呈灰色,下体大都为白色;下嘴具红端。

  鸽形目(Columbiformes):陆禽。嘴短,基部大多柔软,鼻孔被蜡膜。腿、脚红色,4趾位于一个平面上。

  沙鸡(Syrrhaptes paradoxus):体为沙灰色,背部杂以黑色横斑:腹部具黑斑;翼与尾均尖;嘴呈蓝灰色;跗跖和趾密被短羽,爪黑。

  珠颈斑鸠(Streptopelia chinensis):雌雄体色相似。前头灰色,后颈有明显的珠状斑,上体褐色一,下体粉红色,外侧尾羽先端白色。

  鹦形目( Psittaciformes): 第4趾向后转(对趾型),攀禽;嘴基具蜡膜,坚强,端具利钩。

  虎皮鹦鹉(Melopsittacus undulatus):形小,羽色有黄、绿、蓝和白等色。

  鹃形目( Cuculiformes): 对趾型。外形似隼,但嘴不具钩。攀禽。许多种类为寄生性繁殖。

  大杜鹃(Cuculus canorus):翼较长,翼缘白,具褐色横斑,腹部横斑较细。

  鸮形目( strigiformes): 足外趾向后转,呈对趾型,称转趾型;眼大向前,多数具面盘;耳孔大且具耳羽。嘴、爪坚强弯曲。羽毛柔软,飞行无声。夜行性猛禽。

  长耳鸮(Asio otus):耳羽长而显著;体背面羽橙黄色,具褐色纵纹及杂斑,腹羽杂有横斑纹。

  夜鹰自( Caprimulgiformes): 前趾基部并合,为并趾型;中趾爪具栉状缘,羽毛柔软,飞时无声;口宽阔,边缘具成排的硬毛状咀须。体色与树干色同。夜行性攀禽。

  夜鹰(Caprimulgus indicus):嘴短阔,最外侧尾羽具白斑。体羽灰褐色,杂以黑色斑纹,似树皮色。

  雨燕目( Apodiformes): 后趾向前转,称为前趾型;嘴短阔而平扁,无口须;翼尖,善飞翔。小型攀禽。

  楼燕( Apus apus): 又名北京雨燕。体形似家燕而稍大,翼窄而长,折叠时超过尾端。体羽黑褐色。

  佛法僧目 (Coraciiformes): 足呈并趾型。嘴长而直,有些种类的嘴弯曲。中小型攀禽。营洞巢。

科别检索

  1 嘴形粗厚而直 2

  嘴形细长而下曲 4

  2 嘴上通常具盔突 犀鸟科(Bucerotidae)

  嘴上无盔突 3

  3 嘴短;超形长圆,仅有10枚飞羽;尾脂腺裸出

  佛法僧科(Coraciidae)

  嘴长,翅形短圆,有11枚飞羽;尾脂腺被羽

  翠鸟科(Alcedinidae)

  4 头具羽冠;尾脂腺被羽;尾羽10枚;后爪远较中爪为长

  戴胜科(Upupidae)

  头无羽冠;尾脂腺裸出;尾羽12枚;后爪较中爪为短

  蜂虎科(Meropidae)

  翠鸟(Alcedoatthis):小型鸟。嘴长直;翼短形圆,尾陷,体为翠蓝色。食鱼鸟类。

  戴胜(Upupaepops):嘴细长,向下曲弯,具扇形冠羽。体羽背部淡褐色,翼和尾为黑色

  而带有白色横斑。

  鴷形目( Piciformes): 足为对趾型;嘴长直,形似凿;尾羽轴坚硬而富有弹性。中小型攀禽。

  绿啄木鸟(Picus canus):无羽冠,上体绿色,下体灰色,无纵纹;雄体头顶红色。

  斑啄木鸟(Picoides major):上体背面黑色带有白色斑点,腹部褐色,尾基腹面红色;雄体头后红色。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为种类最多的一个目。鸣管、鸣肌复杂,善鸣啭,故又称鸣禽类。足趾3前1后,为离趾型;跗跖后缘鳞片多愈合为一块完整的鳞,称为靴状鳞。大多巧于营巢。

  我国常见的雀形目鸟类约有30余科,可选看以下常见种类:

  百灵(Melanocorypha mongolica):翼长而尖,跗跖后缘覆以横列的盾状鳞。后爪长而稍直。

  家燕(Hirundo rustica):背羽黑色,具光泽。喉栗红色,腹部乳白色。尾长而分叉深。

  红尾伯劳(Lanius cristatus):喙似鹰嘴,头顶部淡灰色,贯眼纹黑色,眉纹白色。尾羽棕褐色。

  黄鹂( Oriolus chinensis): 全身体羽金黄色。头上有一道宽阔黑纹,翼和尾大都黑色。

  八哥(Acridootheres cristatellus):全体羽毛黑色,有光泽。翼上的白色横斑飞翔时如“八”字。

  秃鼻乌鸦(Corous frugilegus):体羽全部为黑色且具光泽。成鸟嘴基部无须。

  喜鹊(Pica pica):肩羽和两胁及腹部白色,其余体羽大部黑色而有光泽。

  寿带(Terpsiphone paradisi):体分栗型和白型两种。前者头蓝黑色,上体自头以下为深栗红色。

  斑鸫(Turdus naumanni):上体为棕栗色,腹部白色,眉纹棕白色。

  黄腰柳莺(Phylloscopus proregulus):上体橄榄绿色,头顶中央有淡黄色冠纹;腰羽黄色,形成宽阔的腰带。

  画眉(Garrulax canorus):眼圈白色,向后延伸成白色眉状。上体几乎是橄榄褐色。为著名笼鸟。

  大山雀(Parus major):头黑色,颊白色,故名白脸山雀。腹面白色,中央贯以显著的黑色纵纹。

  麻雀(Passer montanus):头顶栗褐色,颊部有黑斑,背面黄褐色而有黑色纵纹,喉黑色。为各地留鸟。

  黄胸鹀(Emberiza aureola):体型似麻雀而稍大。上体栗红色,腹部黄色,胸前有一栗色项圈。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