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奇:与研究生谈谈如何读书和做研究
互联网
研究就是to solve problem,读研究生就是学习“solve problem ”的本事,也就是培养找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就是理论与应用的问题,一个是基础理论的研究最终转为教科书摆放书架,一种为能解决实际问题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研究最终摆放到货架上。中间的是名利和荣誉,无论你做的是理论还是应用,5年后也许发了几篇文章,给你带来了荣誉和鲜花,50年后呢?名利随风,而你在书架或货架上留下了什么?像尼龙,60多年过去了,人们还在大量使用。
我讲对了,你做错了,我要骂你,你觉得理所当然。我讲错了,你做错了,我也要骂你。你会觉得冤枉,你说这是吴老师讲的……。那我要你从这三楼跳下去,你跳不跳?你肯定不会跳,因为你知道这跳下去会死的。那为什么你觉得我说的就都是对的呢?
有些学生喜欢说这是谁谁说的,这是某文献上的……要敢于怀疑,敢于挑战导师和文献。要思考,自己要给自己压力,看这个题目是否有人做过了?得到什么结论?卡在什么地方?研究来说,大部分时间都是简单的,枯燥的,重复的令人沮丧的劳动,但是一旦有进展又是令人欣喜若狂的。读书,思考,工作三者循环,中间的是daring。
同学和师生关系是不能选择的,不管你乐意不乐意,你来到这里你进实验室,这些关系都是你无法选择和改变的,你必须面对,做个好同学和好学生。在实验室只有老师有义务教你,而你的师兄师姐没有义务教你,是否能从师兄师姐那里学到东西,关键在于你的态度或者说自己的本事。
而朋友是你自己选择的,这需要共同的爱好缘分来维持。做工作要公私分明。工作要100%不打折扣的合作,即使你不喜欢对方。
——Henry Ford (1863—1947)
不要怕吃亏,多做点事情,大家都喜欢这种人,而不喜欢斤斤计较的人。
记录本不在实验室,你把称量数据记在称量纸上,或者记在手上,工作服上,说马上就回去抄下来,我哪里错了?但是你这就可能丢失,就多了一个犯错的机会。不能把实验记录本带离实验室,数据写错了,不能用涂改液,也不能乱划划掉,只要划一横,在下面重写就行了,这样以后查起来就知道是什么情况。
我们实验室记录本每页都是有编码的,不能缺页,用了多少本记录本毕业前都要还回来,缺一页也毕不了业。做实验的时候有重大发现,检查发现仪器没问题,也能重复,就应该请导师或同学在记录本上签字……
自己的健康是最大的本钱。做实验要带好口罩,穿好工作服,有必要的还要带防毒面具,实验室要备好灭火器材。
如果没有的话跟导师讲,一次不行讲两次,如果说第三次还是不听,那你写个材料,一式三份,一份给导师,一份自己留着存根,一份交到院里。出了什么事情就是导师的问题。接触未知的化学物品可以先google一下它的性质,看有没有毒性……
有些学生论文给导师修改后,就坐在电脑前把导师修改的改上去,然后再拿给导师修改,而自己不去想为什么应该这样改?如果是我的秘书,那他这样做就够了。但是作为研究生,你要从导师的修改中学习,融会贯通,为己所用。
作者要对文章负责的。
以下是答同学问,选两个比较感兴趣的问题:
A:这个观点太偏激了,孝不孝与读博没有必然的联系。这个要看家庭情况,看父母对你的期望是什么,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