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鼠的特性及饲养管理
互联网
我国医学实验中常用的小鼠,是野生鼷鼠的变种,属于脊椎动物门,哺乳纲,啮齿目,鼠科,小鼠属。实验用小鼠是人们经过长期选种,定向培育而来的;是当今世界上研究最详尽、用量最大、用途最广、品种最多的实验动物。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兽医学、生理学、遗传学、胚胎发生学等领域的科学实验。
以小鼠作为动物细胞与胚胎工程实验动物的优点:
①小鼠的性成熟早,产仔多,繁殖快,体型小,便于管理,且价格低廉;
②胚胎操作较方便;
③小鼠的配子发生、受精及胚胎发育对家畜等哺乳动物而言,具有代表性。
在自然条件下,饲养的小鼠,尤其是纯品系小鼠,经过人们长期地定向培育与纯化之后,一般具有与野生动物或家畜不同的独有特性,即对实验的敏感性和实验结果的一致性,以及个体动物遗传的均一性,也就是所谓的“三性”。
这些都是衡量实验小鼠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志。但是,小鼠对环境条件越敏感则体质越娇弱,尤其是通过定向培育→不断纯化→无菌繁殖的过程,到建立的纯系无菌小鼠,其体质的娇弱程度更为明显。因此,无菌的小鼠,只要一接触致病菌,就毫无抵抗力,而立刻出现典型病状。
由于无菌小鼠所具有的这种特点,应用于科学研究中所获得的实验结果是敏感性高、一致性强,实验结果容易重复,可大大节省人力物力,缩短科研周期。
在一般条件下饲养的非无菌鼠,一般都带菌、带寄生虫和带病毒(三带),由于小鼠自身的防御能力和附生微生物的相互对抗平衡,所以正常情况下虽有带菌的特点,但一般不易发病,只有在环境条件骤变或饲养管理不善时才容易发生疾病,影响科学实验的进行。
因此,在进行小鼠动物细胞工程实验前,首先应了解小鼠的生物学特性,以便做好实验小鼠的饲养管理工作,避免对实验结果发生不良影响。
小鼠体小娇嫩,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较差,不耐饥饿、冷、热,出汗后易得病死亡;其性情温顺,胆小怕惊,容易捕捉,但如放到饲养容器之外,会很快恢复其到处乱窜的习性。
小鼠喜欢光线较暗的安静环境,白日常群集而卧,下午4:00~5:00以后活动加强,尤其在晚上更加活跃,有人惊动时活动受到一定抑制,甚至停止活动。
群养时的生长发育较单独饲养快。对外来刺激极为敏感,如强光、噪音、不同气味等均可导致神经紊乱,发生食仔现象。
对环境温度、湿度也很敏感,经不起温度的骤变和过高的湿度,如夏季温度过高、冬季室温过低,均会影响小鼠繁殖和仔鼠生长发育,而且容易发生疾病。一般以室温为18~22 ℃、相对湿度为50%~60%的环境最为适宜。小白鼠有在干燥角落里营巢的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