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连高中生都能自主完成课题研究了
丁香园
许多家长为了给孩子们申请大学时创造优势,不惜重金买版面甚至找代笔。而挂名更是屡见不鲜,实际上许多共同署名的高中生作者并没有参与相关研究。
韩国政府表示:不能忍!并且正在调查那些他们的子女是论文合著者的研究人员。教育部表示,任何未参与该研究的学生,都将被吊销大学入学资格。相关学者可能面临包括解雇在内的严重处分。
相对的,许多年轻人怀揣着对科研的巨大的热情和踏实学习基本知识的态度,开始真正进入实验室做研究。
他们充满青春活力,又勤奋上进,部分青少年在实验室中花的时间比一些专业人士更多,在敬业导师指点引导下,真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青少年大多活泼热情,整个实验室都可能从他们的生产力和努力工作中获益。他们不仅在无形之中拯救佛系(意志消沉)的师兄师姐,使他们重塑对于科学事业的未来的乐观态度。还可以作为科研的强势预备军,并且对于科研做出有效宣传。
今年一月,超过 2.3 万名研究人员、工程师和行业代表参加了由 SPIE 举办的「光子学」会议。一张展示了用光子显微镜来记录乳酸对免疫系统细胞的代谢作用的海报令人影响深刻。更令人惊讶的是,这名展示者年仅 17 岁。
小姑娘名叫 VanDommelen,她已经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生物医学工程师 Melissa Skala 的实验室里呆了了几百个小时。
VanDommelen 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一个实验室里工作
可能有些人觉得他们还是孩子,没有充足的阅历,不适合做实验室工作。但仍有一大部分人表示有些项目对阅历要求较高而有些项目只需要给青少年一些引导他们的工作甚至能惠及整个实验室。
青少年为实验室带来大量的活力,有科学头脑的高中生是重要的资源,看到青少年在实验室里的热情使他们对科学事业的未来感到乐观。
在 2017 年,CERN 启动了高中学生实习项目:每年挑选 24 名青少年完成为期 2 周的实习。倡议发起人 Schmeling 说,这些青少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不可能对实验室做出很大的贡献,但他们确实可以完成研究任务,比如分析大型强子对撞机的数据。体验过科研工作也可以尽早发现是否想要从事学术研究。
视线转回我国,其实类似的项目我们已经在 16 年前就开展了。01 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的通知。
同年,人大附中开设研学必修课,希望学生们通过经历较为完整的课题研究过程,「培养自主选题、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交流表达等能力,并形成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
经历了十余年的探索和改革,人大附中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研学课程模式。高二学生用一年时间,在导师指导下,自主研究一个课题并形成论文。
人大附中的礼堂里,一位高二学生正站在台上讲解 「脑机交互」 技术
清华大学学位办公室主任、国家 973 青年科学专题项目首席科学家陈巍教授在点评学生报告时表示:
「听完同学们来自生物学、天文学、心理学的报告,我对同学们能在青少年时期做出这样出色的成果感到震撼和欣喜,从中看到了同学们接受知识与创造知识的能力,特别是在未知世界中探索人类文明尚未企及的地方。同学们不仅发现新知识,也找到了新的方法论。」
无论是通过正式的项目还是个人的渠道进入实验室,不忘初心,明白自己进行科研工作的真正目的,减少功利的想法。
通过自主探索、亲身体验、专项研究、合作学习,提升搜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激活各学科的知识储备,在综合运用中提高各科知识价值,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才是意义所在。
假期余额已清零,看看自己,还是决定不忘初心,激发活力,在科研的道路上踏踏实实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