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那些撤稿数十篇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1503
某乎上有一个颇受关注的提问:「那些学术造假的教授,后来怎么样了?


图片来源:知乎截图


底下众多回答既提到了诸如小保方晴子、黄禹锡等国外造假同行,也提及了国内学术圈曾发生过的众多学术造假事件。比较遗憾的是,印象里绝大多数学术造假者的「下场」是都不了了之了。

笔者便不在此拾起某乎众人的牙慧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移步某乎问题下一探究竟。

细想起来,去年国内几起轰动一时的学术不端事件,确实不再有下文了,纵使逼得饶毅教授亲自下场打假(手动微笑),都难有结果......

有趣的是,最近国外一家网站也会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不过他们涉猎的范围更广一些:「那些撤稿数最多的科学家们,后来都怎么样了?

图片来源:网站截图


该内容最初由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生态学家 Jeremy Fox 更新在自己的个人博客 Dynamic Ecology 上,笔者根据 Jeremy Fox 提供的数据,二次整理。

原始网站:
https://dynamicecology.wordpress.com/author/oikosjeremy/


撤稿最多的 27 位学者是哪些人?

Jeremy Fox 根据撤稿观察网站的统计数据,将此次调查的对象设定为历史上撤稿数最多的 27 位学者,这群狠人当中,撤稿「最少」的人都有 25 篇



图片来源:作者自制


笔者在整理这份名单的时候,也发现了一些颇为有趣的数据。

撤稿最多的学者是来自日本的 Yoshitaka Fujii,这位大佬拥有高达 183 篇撤稿,是第二名的近 2 倍!

而排名第二的 Joachim Boldt 同样不遑多让,就在 8 月 19 日,他又被撤稿 15 篇,撤稿数来到了 118,虽然一时间难以赶上第一名,但好歹而巩固了自己第二的「宝座」。



图片来源:推特


这份名单中,有 2 位仁兄是来自中国大陆的,更巧的是,二人也是论文造假上亲密无间的「战友」。

2010 年,学术期刊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E, Structure Reports Online(《晶体学报,E 辑:结构报告》)官方网站发表评论,确认井冈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讲师钟华和工学院讲师刘涛发表在该刊物的 41 篇论文存在造假现象,并作出一次性撤销的决定。

这两位哥们,硬生生以二人之力把之前知名度很一般的井冈山大学变成了一所「世界知名学府」。

这份并不光彩的排行榜,时时刻刻提醒着人们学术圈也是有阴暗角落的。而榜单背后的故事,也有待更多的人去挖掘。


撤稿最多的 27 位学者后来都怎么样了?

Jeremy Fox 便是挖掘故事的有心人,我们一起来看看他都挖到了哪些猛料~

p.s. 需要注意的是,Jeremy Fox 采用的是最原始的搜索引擎检索法,所以调查的结果存在一定的遗漏。

1. 关于认罪

调查结果显示,这 27 人在被进行实质性调查之前,都否认自己有罪。显然,连环欺诈者在遇到麻烦时都选择拒绝坦白。

有 4 个人后来公开承认自己有罪或部分有罪,分别是:Diederik Stapel (荷兰人)、Naoki Mori (日本人) 和 Scott Reuben (美国人);Hyung-In Moon (韩国) 承认自己部分有罪。

有人认罪,同样也有人非常头铁,试图通过法律体系进行反击,推翻调查结果:德国的 Jan Hendrik Schon。

2. 被大学 / 机构辞退

严重学术不端最常见的惩罚是被解雇,或者主动辞职,因为就算不主动辞职肯定也会被解雇。

27 人中,可以明确知道的是有 19 人丢掉或离开了工作岗位。其中 10 人是被解雇的,3 人是主动辞职,2 人是退休,1 人去了另外一所大学,一人未和学校续签合同,2 人丢掉工作的方式暂时不明。

其中经历比较神奇的是 Naoki Mori(日本),因学术不端被开除后,他表示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全部责任」,他所在的学校竟然随后重新雇用了他。(黑人问号脸)

剩余的 8 人当中,只有 2 个人保住了他们的工作,分别是:Antonio Orlandi (意大利) 和 Dalibor Petkovic (塞尔维亚)。

来自日本的 Yuhji Saitoh 和台湾省的 Cheng-Wu Chen 虽然暂时无法确定是否失业,但他们都是名单上确定失业但科学家的合作者和同事,所以很大概率也逃不掉。

A. Salar Alahi (伊朗) 在接受调查期间被停职,但调查结果似乎没了下文。

Adrian Maxim (美国) 和 Shahaboddin Shamshirband(马来西亚)二人则是杳无音讯,完全找不到相关新闻报道。

Yoshihiro Sato (日本) 在他的不当行为调查完成之前就去世了,所以也没有算作失业 / 离职,但如果他还在世,那也是大概要被辞退的。

3. 其他更严重的惩罚

由于涉及国家众多,这部分的调查不是特别完整,且存在重叠,仅供各位读者参考。

  • 3 人受到刑事调查,其中 1 人承认了一项重罪并被监禁了 6 个月;

  • 2 人被各自国家的职业协会终身除名;

  • 1 人遭到了他所在的国家职业协会的公开谴责;

  • 1 人失去了行医执照;

  • 1 人失去了博士学位;

  • 1 人被判支付总计超过 40 万美元的罚款和赔偿金;

  • 1 人被禁止在美国微生物学会期刊上发表论文 10 年;

  • 1 人被禁止在 8 年内获得任何德国国家科学资助机构的资助或参与其他活动;

  • 1 人被终身禁止参与美国 FDA 的药物审批申请;

  • 1 人失去了期刊总编的位置。


这当中比较值得一提的是,Jan Hendrik Schön 被刑事调查 (结果未知),他失去了博士学位,并被禁止 8 年的资助;而 Scott Reuben 被判入狱,失去了行医执照,被判支付一大笔赔偿金,并被 FDA 终身禁入。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国外同行在处理学术不端时还是比较严厉的,名单上的 27 人很少能保住他们的工作,只有 2 人选择厚颜无耻地继续抗争。

与之对应的,我国学术圈在处理学术不端上仍旧有一段路要走,学术不端事件很难有下文。加强监管和惩戒是有必要的,绝不能让学术不端成为成本极低的犯罪。


参考信息

https://dynamicecology.wordpress.com/author/oikosjeremy/

https://retractionwatch.com/the-retraction-watch-leaderboard/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